首页 > 教育 > 站在终点看教育

站在终点看教育

最近结缘一个很有意思并且能够引人深思的纪录片,名字叫做《生命 成长》,讲的核心是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说实话我至今还是一只单身狗,距离做母亲的生活还很遥远,理应对这类节目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是很奇怪,就是这个节目,迷之吸引了我的眼球,并且让自己从中得以启发和思考。


先说说这档节目吧,《生命 成长》邀请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社会精英谈教育,谈如何培养孩子。这些精英分享过程中最大的共同点在于:让孩子按照生长规律去生活,保持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才能。这点对于现在的家长认同感也愈渐上升。总结下来,让我愿意去每天在坐地铁的一个小时间内去看这档节目的动力,是在于他们是站在教育的终点看现在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再是“命题式”;而是“自我拟定命题”。



一土教育创始人李一诺老师在分享过程中让我很赞同的一句话:“致力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是谁。”回顾自己成长的24年,成绩还算可以,上了大学,报了专业,毕业之后找了一份前景还算不错的工作。貌似一切进行的还不错的时候,我发现不知道自己是谁。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教育是为了一个好的文凭,而好文凭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这种工具化功利性的过程导致现在大量毕业生面临毕业带来的迷茫。工作的第一年,领导问自己“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我答不出来。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的目标、理想在哪里,只能在工作实践中慢慢分析自己,了解自己。

反观现在时代的教育,其实从父母的影响就开始了。父母是否做到知行合一,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想让孩子看书不玩手机,那觉察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学习,还是抱着手机告诉孩子,玩手机是不对的,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

  • 不要小看孩子的观察、体验能力,他会观察父母是否嘴上说的价值观与行动匹配。



站在终点看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观察他现在所学的,是否在未来有用,有价值;是否是他真正喜欢的并且愿意坚持去做的,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尽可能释放孩子的本性和天赋,不过多去限制孩子,与孩子一起同修,如同尹烨所说:“静待花开”。


感悟:很庆幸自己在这个年纪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社会精英畅谈教育的本质及经验,不仅是教育未来的孩子,自己看待事物的视野更加开阔。我不能说里面所有的观点我都认同,可能自己无育儿的经验,也或许由于认知的浅薄,总之,多去聆听不同人的声音,求同尊异,用思辨的态度去思考,去探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42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