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荐读:
刑事-分手不违法,“多人运动”涉嫌违法!
家事-棒头出孝子,真的是这样吗?
智事-偷拍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窃密?
商事-海航,航向何处?
刑:分手不违法,“多人运动”涉嫌违法!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近日,明星罗某女友宣布与罗某已分手,并爆料罗某经常举行“多人运动”。那么问题来了,在法律上,对于男女之间进行“多人运动”是不是违法犯罪行为?(来源@微博)
简评@曾粤君/ 律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三)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人运动”这一内涵词在法律上称为聚众淫乱,轻者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罚款或拘留,首要分子和多次参加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多人运动”有伤风化,严重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这也是法律对这一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因。
家:棒头出孝子,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检察院审理了一件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因十岁儿子弄丢了学校退还的50元钱,经张某多次追问及儿子最近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使得张某一气之下将儿子打成重伤二级。(来源@新浪新闻)
简评@谭泳桃/ 律师助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棍棒教育”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不利于孩子构建健康的人格。“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这句谚语,在当今社会是否依旧适用?好的家庭教育是否应建立在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家长是否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
智:偷拍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窃密?
图片来源:新京报微博截图
据报道,A股某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翻墙进入竞争对手华永电机厂房内拍摄,保安人员现场抓获,以其涉嫌窃取商业机密为由报警,王某被警方带走调查。华永电机表示,被拍摄的大功率海上电机是未来主流产品,公司拥有该电机的自主研发专利。(来源@新浪新闻)
简评@尹滨 / 律师助理 王某拍摄华永电机的电机产品行为是否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取决于该电机产品的知识产权处于何种保护状态。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但如果华永电机已就该电机产品申请了专利保护,而获得专利权的条件是专利产品的技术方案向社会公开,就不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
因此如王某拍摄产品属商业秘密产品,其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如王某拍摄产品属于享有专利权产品,则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商:海航,航向何处?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4月15日,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信》,对当日到期的“13海航债”展期相关事宜致歉。致歉信中称,直至4月14日,公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致歉信中解释协商展期的原因为,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来源@澎湃新闻)
简评@高桂娣/ 律师助理 “13海航债”为海航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持有人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收回本金,但是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按《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企业债券持有人与发行人是投资合同关系,发行人未按约定的时间还本付息则构成违约,当然企业债券发行人可以与债券持有人会议平台协商变更还本付息的时间,但协商过程及形成的决议应当相关法律规定及债券持有人会议议事规则的规定。从新闻报道看海航集团的此次“13海航债”展期会议并不符合相关程序,可能会引发债券持有人的集团诉讼或大量债券持有人的单独诉讼。
海航集团有关资金流动性问题的报道在疫情发生前已有之,疫情对海航集团资金流动性问题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海航集团能否走出困境,投资人的债权能否得到兑现,只能拭目以待。
关于文言闻
「品高文言闻」 由我所于2018年11月推出,旨在从法律的视角,以商事、家事、智事、刑事为落脚点,对时下热点或案例进行专业点评,以飨读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