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总会流行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老师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拟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但是每一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那可真是犹如一场劫难。
因为家长们总会询问你的考试成绩有多少,如果考的很好,那么最近的日子一定会非常舒心;如果考的一般,可能补习班要多上两节了;如果考的很差的话,家庭会议挨骂挨批是非常正常的,有的爸爸妈妈甚至会上手打人。
小明三岁的时候,自己吃饭还不熟练,依然需要妈妈给他喂饭;出门不愿意自己走路,走几步就叫着嚷着要爸爸抱;呆在家里像一个小霸王,一个不顺心就哭起来,一点儿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小明爸爸每次看到孩子撒泼,总是认为儿子完全是被他妈妈宠坏了。然后把孩子骂上一顿,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监督或者教导孩子这个到底该怎么办。
小亮是一名今年要参加中考的孩子,从初一开始,周末做完作业小亮就比较喜欢宅在家里玩游戏,针对他这一行为,他的爸爸骂过他好几次,结果这一次的期中考,小亮没有考好,爸爸就直接对着孩子一顿骂,甚至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
爸爸的这一句话令小亮无比伤心,他想,虽然知道爸爸为了自己好,但是为什么爸爸从来不愿意倾听一下自己的想法呢?
他的目标是中国传媒大学,选择计算机专业,同时自学游戏设计和策划。小明以后想要从事游戏开发的工作,他热爱这个行业,并且想要把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
父母对于小明的思想完全不理解,觉得玩游戏就是玩物丧志。既然小明的成绩还可以,为什么不努力考一个985院校呢?
孩子的成长问题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技能,爸爸妈妈们都应该给正在努力成长中的孩子以无限的包容。
1、 生活方面
孩子开始学着自己吃饭,父母一定不要因为孩子自己吃饭慢,以及会把饭弄到桌子上需要收拾就嫌麻烦,觉得自己喂他的话会既快速又整洁。如果错过孩子愿意自己学着自己吃饭的这一时期,可能以后你希望他自己吃饭,他也不愿意了。
同样的是,当孩子愿意自己走路的时候,一定要陪同他,鼓励他向前走,不要犹豫,不要舍不得,依然愿意抱着他。这不是对孩子的帮助,这只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同样,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如果孩子已经要上大学了,还要爸爸妈妈帮忙洗衣服的话,这也是尽量不要出现的,爸爸妈妈也不要越俎代庖。如果一味地惯着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干了,当他有一天要重组家庭,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得起责任?
2、 学习方面
孩子刚开始学习,学习跟不上去的话,家长不要表现的特别焦急。父母应该拿出耐心和时间来陪同孩子一起弄明白他不清楚的知识,这个时候孩子的主要问题其实主要是节奏跟不上而已。而不要觉得说孩子成绩不好,给他交钱上辅导班就够了,过早地将孩子的时间都安排给兴趣课,效果不一定会很好。
父母也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你的孩子只是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的艺术天分特别优秀呢?
2019年热播的《小欢喜》可以说给各位爸爸妈妈上了深刻的一节课。当方一凡在畅谈会上说出:"爸爸妈妈,我不是个坏孩子,我只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这句话时,我不仅深受感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父母亲人似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难道学习成绩真的能代表一切吗?
同样,乔英子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是爸爸妈妈对学习成绩的期望,以及接受不了孩子希望报考南京大学的愿望,终究让难以安睡,抑郁成疾。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这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装进各种模具,失去自己的特点,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在不违背底线原则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成为独特领域的优秀者。
爸爸妈妈是最难做的一个职业,管得太多,孩子会觉得没有自由;管得太少,孩子会觉得少了点关怀。这其中分寸如何掂量,需要各位爸爸妈妈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不论怎样,爸爸妈妈一定要牢记,不管面对孩子的什么问题,一定要包容、耐心,让孩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