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一天一款新车资讯,欢迎关注本期内容!丰田汉兰达是汽车市场中型SUV领域永远都绕不开的一个名词,提车加价,供不应求,2019年在产能低下的尴尬中,依然可以热销10万辆+,虽然同级竞争者有向途观L和锐界这样的高端选手,可真正能对它造成影响,甚至带来威胁的,个人认为只有本田冠道。迄今为止,为何只有本田冠道,能正面硬刚丰田汉兰达?
本田冠道在新车换代后,立时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放荡不羁”,2019年全年完成7万辆+新车销量的数据,就算是对比丰田汉兰达也不逊分毫,差距绝对不会高过3分之一。有人说了,那不是还差着3万辆+么?但你要知道一个现实:丰田系在中型SUV领域中只布局了一款汉兰达,但本田系除了冠道之外,还有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本田URV来的。在销量被分流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硬刚丰田汉兰达,足见本田冠道的实力不容小觑。
那么,为何到今天为止,只有本田冠道可以正面硬刚丰田汉兰达呢?其实本田冠道的成功,并不是无迹可寻。首先,冠道背靠本田已经深耕中国市场十几年的强大品牌影响力,配合Honda自身的技术高端性和装备能力,一开始就立于先天不败。当然,也不是所有和冠道符合一样条件的车型都会成功,只不过本田冠道是个里外罢了。
如果硬要总结它的成功定律,个人认为本田对于冠道的这一次精细化运营操作,手段并不比丰田系的汉兰达要差多少。本田这一次完全知道市场想要什么,大空间的主流审美、产品可靠性、品牌效应、“汉兰达”效应等,都是25万级中型SUV市场最火热的标签。所以,当本田冠道对这些市场“痛点”作出精准打击后,市场的反应让人惊喜,而本田冠道也终于在25万级市场上迅速爆红,直追丰田汉兰达。
关注汽车市场的人都该知道,最近几天,网上都被雪佛兰开拓者强势霸屏,作为针对丰田汉兰达推出的一款中型SUV力作,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雪佛兰官方托底造势,甚至一度将丰田汉兰达作为假想敌,从销量、价格和尺寸优势上,处处针对汉兰达,但事实上,它还是在照着汉兰达的老路来走,甚至依然存活在汉兰达的阴影之下。一款定位25-30万级的7座中型SUV,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获得市场青睐的。
毕竟抛开车型产品来说,消费者为什么愿意花几十万买一款SUV呢?为了品牌?似乎不是,如果是那样的话,BBA、捷豹路虎、凯迪拉克、沃尔沃这些车系不“香”吗?所以,到了一定价格定位的时候,消费者更关注的,其实还是产品本身的实力。开拓者基于雪佛兰母品牌的背书有什么产品价值么?尺寸优势?得了吧,市场上尺寸大的SUV多了,途观L、锐界哪一款不大?但它们能卖过汉兰达么?很明显不能。所以雪佛兰开拓者距离汉兰达,差着一辆本田冠道的距离和高度。
丰田系可以从容不迫的卖出一款50万级的丰田普拉多,也敢卖80万级的陆地巡洋舰,甚至还能开发出一款百万级别的MPV——丰田埃尔法,就算是定位高端品牌,它也敢在雷克萨斯上采用提车加价的策略,还能供不应求,这些雪佛兰能做到吗?好像不可能。
其次,消费者花大钱买中型SUV,目的除了好开的车型品质实力,还要看中车型的保持率,买一款高端车型,第二天就开始大幅跌价,搁谁谁能受得了?而丰田汉兰达常年不降价,甚至提车还得加价的做法虽然引起不少人的诟病,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样的营销策略,也彻底免除了消费者对于车型保值率的后顾之忧。雪佛兰基于国内的通用系国产,能保证在卖不出去的时候,不降价吗?好像不可能。
所以,雪佛兰开拓者想要和汉兰达掰掰手腕,最起码也得有本田冠道那样的实力才行,既降价,但也不会以削弱品牌实力和保值率为代价,也有大空间和性价比,但更多的却是体现在车型本身的实力上,形容本田冠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你以为冠道卖的是发动机?实际它卖的是大空间;你以为冠道卖的是大空间?实际它卖的是发动机,各方面实力相辅相成,成为良性循环,才是一款车型在汽车市场上生存下去的王者之道。
如果最后出现开拓者拿顶配版本和汉兰达的丐版比较,那就本末倒置,没啥意思了,像本田冠道这样,和汉兰达硬碰硬,正面对刚不落下风,才是最有看点的,不是吗?迄今为止,为何只有本田冠道,能正面硬刚丰田汉兰达?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本频道内容的要多加关注和转发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