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1V7!赢则救国输则卖国的俄罗斯寡头战争

1V7!赢则救国输则卖国的俄罗斯寡头战争

苏联解体十年不到,由于共和国巨大的惯性,它的主体国家俄罗斯也岌岌可危,不靠谱的话事人加七大寡头让破茧而出的俄罗斯寸步难行,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卢布暴跌,七大寡头牵着外国资本这群饿狼环视,就等着俄罗斯倒下分食,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忽然斜里杀出一猛将,身着军装,脚踩军靴,身后克格勃高挑大旗,三丈标杆葫芦金顶红缎子,当中斗大的一个字,普,往克林姆林宫前一站,威风凛凛,与众不同,寡头见来人杀气腾腾,欲先下手为强,怎料猛将拍马而出,枪挑寡头,刀斩饿狼,护得俄罗斯安全。来将不是他人,正是人称大帝的俄罗斯人普京,要了解这场战争,我们先要了解双方背后的故事。

寡头崛起

寡头何意,寡字好解,道家说鳏寡孤独残三缺五弊,寡就是少,缺少的意思,寡头就指的是某个行业里的产品,都是由少数几个企业供给的,这些企业就称为寡头。

俄罗斯的寡头新旧有很多,暂且就挑了7位作为他们的代表,媒体大王古辛斯基、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石油巨鳄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之主斯莫伦斯基、莫斯科沙皇卢日科夫、电力大亨丘拜斯和银行巨子维诺格拉多夫。

这七个人的故事说起来可太长了,篇幅有限,恰逢近日石油期货价格降至负数,我们就来说说这位俄罗斯石油巨鳄霍多尔科夫斯基。

霍尔多夫斯基,名字太长了,我们就简称为霍斯基,现在到俄罗斯去,还有很多人视他为偶像,帅气的外形,富可敌国的财富,励志的人生,简直就是小说里的人物,现在搜他的经历可能会看见,年轻时任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后下海经商卖个人电脑起家。

霍尔多夫斯基


霍斯基,1963年生人,现在还很年轻,父亲是位犹太人,在他青年那会,苏联大学毕业生最喜欢去的就是军工部门,就跟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去大型国企一样,什么国家电网,烟草,让人一听就觉得是个好去处。军工部门又有点不同,对家庭成分比较看重,一看霍斯基的父亲是位犹太人,出于保密的考量,就没录取他,没能踏进军工的大门,霍斯基的下家也不差,转而在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当上了团委副书记,20世纪80年代,美国联手沙特做低国际油价,苏联外汇减少,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戈尔巴乔夫对基层经费采取了放权的策略,让他们自负盈亏,霍斯基的机会来了。

这里要先提一下当时的背景,苏联经济受油价影响跌倒了最低点,假设世界是一个菜市场,苏联是一位蔬菜批发商,这个菜市场上的菜价降了,同样多的菜苏大哥昨天还卖10块,今天只能卖1块了,家里还有一群孩子要养,奶粉买不起了,这可怎么办呢。

钱的事无非开源节流,苏大哥现在是蔬菜批发商,想改行卖肉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开源是暂时开不了了,那只能节流。

苏联政府不得不在货币政策上实行双轨制,就是印两种钱,一种就是我们熟知的卢布,正常的钱,想买啥买啥,还有一种就是非现金的信用汇票,跟我们以前用的粮票、油票有点像,但是不能换什么实际的东西,就当做是一种白条吧。

这种白条是虚拟的记账单位,用于在特定的场合支付,举个例子,苏大哥给家里的孩子们一人发了五片树叶,然后对苏小妹说,"小妹,你今天要交一片树叶给我。"苏小妹转头对苏小弟说,"小弟,我今天帮你洗衣服,你给我一片树叶",苏小弟答应了。这就是特定的场合,这些信用汇票使用人是国企、国家财政机关、组织,反正就是要苏家的人,接收汇票的,可以是任何人,但一定要与使用汇票的人有业务上的来往。这些汇票,在苏家可以换到东西,拿出了苏家,拿到菜市场上去,买不来东西。

苏大哥口袋里有两种钱,一种是卢布,真钱,一种是汇票,树叶,树叶不给外人用,只是在家里流通,苏小妹拿着树叶来换卢布,苏大哥不给换,他说这是家里的规矩,但是苏小妹想要漂亮衣服,苏小弟想要溜溜球,这些东西只能到市场上买,市场又不能用树叶买东西,眼瞅着口袋里树叶越来越多,这怎么办。

这就是霍斯基的机会。两种货币之间不能兑换,但是他可以。现在大学不是有搞学生创业基地吗,学生自己可以去和企业合作,学生出技术,企业出资金,这在当时的苏联,就已经有了,霍斯基在团组织的名头下,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

年轻的学生


戈尔巴乔夫对基层放权,自负盈亏后,霍斯基所在的团组织多了一项最重要的权力:在一定条件下,团组织可以混合使用现金和非现金两种货币。

瞧,这桥搭起来了,霍斯基现在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货币,尊敬的客户可以给我汇票,我用卢布给尊敬的客户找零。

卢布换汇票好说,卢布什么都能买,想用汇票来换的一大堆,那汇票换现金谁来,谁会当这个二傻子?别说,还真有,而且人家不是二傻子,人家精明的狠。外贸公司要换。外贸公司做出口生意,手里攒了大量的外汇,但是手里缺乏能在苏联流通的货币,卢布供应紧张,拿不到太多,汇票就更别说了,外贸公司与苏联的公有企业和部门没有什么劳务关系,基本也是拿不到的,有钱没地方花,别提多别扭了,这时候,霍斯基就来了。

先从企业或者公共机构里以技术服务的名头收购大量汇票,官方的概念里汇票与卢布是等值的,一汇票换一卢布,但是因为换不着,汇票又越印越多,汇票的价格就越来越低,黑市上大概十换一,到了霍斯基这就十五乃至二十换一,到了外贸公司那,汇率又变成了九换一,八换一,而且换得还是更硬的通货--外汇。

赚外汇还不够,著名小品哲学家黑土大妈曾经说过,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三步,塑造寡头也分三步,收汇票换外汇才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低买高卖。

前文说过霍斯基是卖电脑起家的,当时苏联的工业点全点到军工上去了,电脑这玩意在国内属于紧俏品,有钱都买不到,霍斯基就用这个外汇去国外购买电脑、伏特加这些紧俏品拿回国内卖,一台电脑国外卖几千美元,拿回国内卖出去能卖七万卢布,这是一位科学家工作48年的薪水总额。之后再把钱换汇票,如此循环往复。

电视售价430卢布


霍斯基早期干的就是这个勾当,应该算是洗钱,一进一出,最高能赚六倍的利润。霍斯基这么嚣张没人查他吗,那还是有的,在才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被人盯上了,但是霍斯基上头有人,被找上门后的两年内,再也没人来找麻烦。

也就是这两年,霍斯基积累了100万美元的财富,当时一个拥有5万员工的拖拉机厂才卖220万美元。迈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积累了巨额财富以后,想找他麻烦的人已经动不了他了,你的上司,你的手下,都是我的人,怎么和我斗。

变成寡头第三步,专职银行家。有了原始的基本积累,想要更进一步,就得变身银行家,银行等于给他们的洗钱机器装上了涡轮发动机。

汇票是国家资源换的,公有企业、机构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国家资源,卢布,也是国家发行的,外贸出口的东西,还是国家资源换的,如果说其他团组织的洗钱行为是在薅羊毛的话,霍斯基就不光是想薅羊毛了,他还想吃羊肉。

成为银行家后,霍斯基给政府贷了很多款,要还钱的临了政府发现还不起了,霍斯基联合其他寡头一齐表示,钱可以不还,用国企来抵债,由此,霍斯基拿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尤科斯石油公司,此公司产油量占到了俄罗斯的三分一。

至此,寡头的故事就暂时告一段落。

大帝出世

记得2000年前后的新闻,最常出现的就是"车臣",当时还小,想着这名字真怪,在哪旮沓也不懂,天天打仗。现在算是整明白了,俄罗斯国土辽阔,境内几乎一马平川,只有大高加索山脉和乌拉尔山脉两个大山川,高加索山区人比较少,就车臣是个人口密集区,俄罗斯安全看高加索山,高加索山看车臣,车臣就成了俄罗斯军事防御的命门。

自苏联大厦倾覆以来,西方国家已视俄罗斯为猎物而不是对手,要打击俄罗斯,车臣就得乱,叶利钦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竟对车臣的分裂势力一退再退,最终导致车臣大乱。当地武装与俄军交火,俘虏20多名俄军士兵,俄罗斯退无可退,出兵车臣。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未发生过战争,大家还沉浸在二战时所向披靡的那种心理,却忽视了军队管理的松散和兵员素质的下降,导致第一次出兵车臣变成了笑话,至1996年底已经有上千名俄军丧生。

第一次车臣战争让俄罗斯颜面尽失,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终于,主角出场,叶利钦让位普京,出走克林姆林宫前让普京好好照顾俄罗斯,普京一改之前俄罗斯的软弱形象,彰显了战斗民族的大开大合,熊都敢打,何况人乎!

普京就任总统的第二天,还亲自驾驶战机飞到车臣,这简直堪比我国古代皇帝的御驾亲征,俄军跟打了鸡血一样,几个月时间就把车臣武装全部干翻,控制了车臣境内。

普京彪悍的作风完美符合了战斗民族的想象,民意调查飙升至80%,比斯大林还斯大林。

普京赴前线视察


针锋相对

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让西方国家努力想使俄罗斯巴尔干化的努力告破,啥是巴尔干化,简而言之就是分裂,前段塞尔维亚总统不是还哭诉来着,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所发生的事就是巴尔干化。

既然从外不行,那就从内部搞,西方资本变得更热衷于支持俄罗斯境内的寡头,利用寡头的影响力,操纵俄罗斯。如此一来,普京与寡头的战争就无可避免。

寡头的发家史有哪个干净的,一个个都是吸着苏联的血长大的,一查一个准,寡头抓的抓,跑的跑,低调的霍斯基站在最后面,酝酿着他的对策。

第一个,在2004年大选前,霍斯基拉拢了一堆富豪,要干啥,要举事。谁来当富豪集团的话事人,霍斯基拍了拍胸脯,腼腆地表示自己不才,勉强能胜任,但是普京民调太高,霍斯基根本不是对手,在04年选举后,霍斯基放出话来表示自己要在07年退出商界参加08年的选举。商人参加选举的事不禁让我想到了大洋彼岸的手风琴艺术家川老师,可能商人都有一个梦想。

霍斯基做的第二件事,出卖国本。前文说道霍斯基获得了尤科斯石油公司,但是石油公司还在俄罗斯的境内,根基不稳,得找一个靠山,找谁呢,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看热闹不嫌事大,美利坚。霍斯基欲将尤科斯公司与俄罗斯另一家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合并,一旦成功,这两家融合的新公司将完全控制俄罗斯的石油产业,这才只做了一半,下一步霍斯基打算将新公司40%的股权卖给美国的德士古公司,兄弟姐妹们,你品,你细品。

没有人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已经是在拔俄罗斯的国家根基了。

所以普京掀桌子了,不玩了,一声令下,给霍斯基带上了银质手镯,吃上了免费的伙食。

审判霍斯基的时候,光判决书就有1200多页,读了12天。

收尾

经此一役,寡头与普京的战争算是输的彻底,敲山震虎敲的太猛也不好,等下富人都跑国外去了资本外流那就得不偿失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其他人对于寡头的求情,普京一概不听,没得商量,对于富人的惩罚,则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二十一世纪,旧的寡头倒下了,又有新的寡头站起来,他们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你对我错,只能说,在危机面前,我们只能依据最基本的利害认定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切的程序和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37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