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55年授衔原定14位大将,为何最终只有10位大将?剩下4位去哪了

55年授衔原定14位大将,为何最终只有10位大将?剩下4位去哪了

导语:

1949年,在饱经疮痍的神州大地上,由最广大人民选择的政府排除万难后终于成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的站起来了。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一切的规章制度都是自己从头开始摸索。而打天下、拿枪杆子的那帮人,最终是在1955年时,才正式授衔。提到1955年的授衔仪式,也是很有讲头的。


最开始军衔分为六等十九级,在评定的时候并不是在以往的功劳上论资排辈,而是综合了任职、素质、军功、能力等多种因素才最终核定。在现在广为流传的十位开国大将,最开始评定的时候并不只有十个,而是十四位先辈英雄。可后来因为政策的变化,有四人并未参与授衔仪式,成为大将。这四个人究竟是谁呢?


谭震林

谭震林是湖南人,算起来他和毛主席还是老乡呢。谭震林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于1911年进入私塾进行学习。后来,他辗转到了书纸店做学徒,正是这段时光,让谭震林充分地接触书本、广泛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于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谭震林就组织了两次工人斗争,并在其中崭露头角。后来,在机缘巧合下,谭震林于1926年加入共产傥,所以他算是共产党的“老资历“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一马当先,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者,其还不断的组织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在皖南地区开展动员和游击活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谭震林一直都在战争前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斡旋。在1944年时,谭震林带领部下率先的解放了淮安以东地区,予以强弩之末的日本人迎头痛击。不只是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时,谭震林也有着突出的表现!比如,他就曾和刘伯承等人的部队打配合,全歼了黄伯韬的武装力量,重创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走马上任,成为了浙江省委书记,负责组织华东地区工作。

张鼎丞

张鼎丞出生于1898年,是福建省永定人。就张鼎丞的出生日期而言,这个先辈可谓是历经三朝,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条道路。

张鼎丞幼年时家境并不好,但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他经常组织农民运动和青年运动,在实践中得到的结论使他确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在四一二事变”不久之后,张鼎丞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


要说张鼎丞,是真的硬核,在被国民党围剿的情况下,别的地方的共产党人们都是东躲西藏。可这位狠人硬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的组织武装暴动,最终还在国民党的眼皮子底下成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大概就是天生战神吧!在共产党决定长征前,毛泽东曾指示张鼎丞回到闽浙一带,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保持有生力量,以待来日。就这样,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光,张鼎丞撑起了共产党在南方的旗帜。


建国后,张鼎丞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始终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李先念

李先念是1909年生人,湖北在我国近代一直是英雄的城市,而生于湖北的李先念也是党和人民当之无愧的英雄。李先念曾就读于私塾,12岁时先后在老家和汉口学木工,可有些人生来就是不平凡的。1926年时,李先念第一次参加农民起义;1927年时,他便已经能够组织家乡的农民开展起义活动了。


李先念曾任安南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时,他带着300名青年加入红军并成为中坚力量。在反围剿的战斗中,他数次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围堵攻击,在危险时刻保住了红军总部。后来,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凭借对革命的信念,在担架上仍指挥作战冲破敌军围堵。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先念担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他多次指挥麾下回旋,打日军之出其不意,狠狠的挫败了日军及伪军的气焰。在此之余,李先念还不断的蚕食了国民党的残部、化解了抗日统一战线内部的纠葛。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回到了家乡湖北省,成为了湖北省委书记,主持湖北全方面的工作,为战后湖北的建设贡献良多。

邓子恢

邓子恢出生于1896年的福建龙岩。在最开始时,邓子恢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响,认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救国理念。可后来,在书店帮忙的他逐渐接受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邓子恢和志同道合之士一起创办了月刊《岩声》,用来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6年,在国共合作风雨飘摇之际,邓子恢经过审慎的思量后,最终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同年12月邓子恢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都是党的优秀战士。他始终活跃在一线,和是士兵们共进退。在战斗能力杰出的同时,邓子恢也十分擅长做思想工作。1941年时,邓子恢曾以华中局代表的名义巡检皖东的部队,那时皖东甚受战火摧残,战士们日夜作战疲惫不堪,可以说整个军中都弥漫着畏战、不愿战的情绪。但邓子恢到皖东之后,出色的安抚了战士们的情绪、提振了士气,为后期的反扑打下了基础。


解放战争结束后,邓子恢赴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主持中南局大大小小的工作。出色的带领了中南地区的人民恢复民生、建设经济。

小结: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这四个人都战功赫赫,战斗素质也很高。但为什么他们最终都无缘元件的军衔呢?

原来在一切快要尘埃落定,册封元帅的名单最终敲定之前,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已经参与地方工作、转出军籍的人最好都不要评定军衔了,将地方事务和军权分而谈之。所以,这四位在建国之后就逐渐淡出部队工作、参与地方政务的将领们,最终没有得到授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755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