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就在老师、家长说出自己的心声时,孩子的一些行为却不断挑动着老师、家长的神经,也在不断突破老师、家长的心理防线,孩子的叛逆程度远远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
有的老师被学生攻击;有的家长被孩子捶打;有的孩子被同学欺凌。可就在这时,大家纷纷口诛笔伐“熊孩子”时,也不忘补家长一刀。大家认为,因为有“熊家长”才有了“熊孩子”。
当然,“熊孩子”的家长肯定脱离不了关系,但把罪过全都一股脑地归到家长身上,这显得太过主观了。虽然,家长教育孩子的主体责任不可推卸,但一些客观因素同样不可忽略。中国孩子面临的“三大缺憾”,大家更应该清楚。其实,孩子也很不容易。所以今天的老师、家长感觉很难做,全国各地的孩子又何曾不是呢?
孩子缺快乐
家长原以为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应该是快乐的。但事实上是这样吗?新华网曾经以“孩子,你快乐吗?”为题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出来以后,大家非常惊讶,很多孩子并不觉得快乐。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感到不快乐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民间流传的一首儿歌,歌词中说:“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在我心中,老爸最凶,经常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在我心中,老师最凶,常常把我留到七八点钟;在我心中,老妈最凶,成天把人骂得头昏脑胀……”
通过歌词,家长有没有感觉到这是孩子们生活的写照呢?相信有的家长深有体会吧,孩子的压力真的很大。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兴趣班,上学后还要报补习班,老师留的作业,孩子要写很晚,甚至陪读的家长有时都感到崩溃。有些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做出极端的事情来,不也说明问题吗?
孩子缺睡眠
根据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的普遍建议,儿童与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应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应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应不少于8小时。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2019年发布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报告中显示,在睡眠方面,学生依然存在睡眠不足问题;与2015年相比,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标率有所下降,八年级有所上升。
具体来看,全国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22.2%,比2015年下降了8.5个百分点;全国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4%,比2015年上升了2.8个百分点。
通过报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睡眠不足现象,又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也许大家认为,孩子要想学习好,就要在时间上找。事实上,取决于孩子学习好不好,与多方面有关,比如孩子专注力、自控力、学习方法等等。但拼时间又是为了弥补他们这些方面的缺陷,这直接导致孩子缺睡眠。
孩子缺锻炼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是中国最缺乏运动的三大群体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刚入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家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年人都在注重身体保养和锻炼,何况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呢?
但是,现在的孩子除了早出晚归上学外,回家还要写作业。周末也要去补习班上课,他们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地。如此一来,他们锻炼身体的机会真的不多,甚至有些孩子在学校的体育课都被老师剥夺掉,可想而知,孩子的处境是不是也很难。
我们知道,家长也不想这样,但在高考以分论英雄的制度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只能通过牺牲孩子的快乐、睡眠、身体锻炼来换取分数。这种矛盾还可能一直存在下去,这也是现在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国家虽然通过对中高考改革、减负等来解决。但想让孩子完全摆脱这“三大缺憾”,恐怕还很难实现。不过,家长不能再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并且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学习固然重要,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不能忽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