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饭养胃的说法似乎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稀饭养胃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以前生活条件差,吃不饱,吃不好,患萎缩性胃炎的人比较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所以,才吃稀饭。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或者是肠胃功能敏感、胃酸分泌不足的胃病患者,吃稀饭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
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吃得好,也吃得更饱了,因此也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对于患有胃溃疡、胃炎甚至是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喝粥反而对胃不好,稀饭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刺激胃部黏膜和溃疡的部位,只会火上浇油。
你还存在多少个养胃误区
▲睡前一杯牛奶
很多人都听说过睡前喝牛奶对胃有益的说法。其实,睡前喝牛奶、果汁对养胃并无益处,特别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分等会引起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在夜间空腹状态下有可能对胃造成损伤,并加重反流症状。平时喝牛奶,选在白天任何时段,且不要空腹喝,这样就不会伤胃了。
▲辣椒一点也不能吃
一般来说,我们都知道刺激性食物对胃壁会有一定损害,所以都会建议人们能少吃就少吃一些。其实,浓度不是很大的辣椒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有效地帮助我们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要了解自己的胃部情况,因人制宜。
▲生姜驱寒还能养胃
生姜具有很好的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但如果患有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症,则不适合食用生姜。可见,任何能够暖胃的食材或者药材,如果补不对症,不仅难以达到养胃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容易导致胃病反复发作。
▲胃不好,不能吃肉
肉类中含有多种植物性食物不具备的营养素,比如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需的脂肪酸、铁、锌以及部分B族维生素等。胃黏膜修复和更新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所以,即使胃不好的人也要做到膳食营养均衡摄入,适当吃一些瘦肉、鱼、蛋、奶等动物性蛋白;消化不好的人可以把肉食切碎,采取清蒸、清炖等方法。
正确养胃的方法,你要记住
1、在饮食中补充些3g~5g左右的绣球菌'粉的食物调和肠胃,其中独有的的成分β葡聚糖可以镇定胃部系统,提高消化、吸收质量,缓解酸胀刺痛,避免幽门螺杆菌的堆积。
2、勤做运动
胃病患者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比如,采用速度缓慢、全身放松的步行,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运动脉搏控制在110次/分钟左右。可以选择在风景优美的环境步行2公里左右,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及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加大运动量。运动时,脉搏可以达到130~140次/分钟左右。每天最好坚持运动20~40分钟。
3、正确的吃饭姿势
吃饭时,是胃最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下蹲时血流易受阻,而吃饭时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以帮助消化吸收。蹲着吃饭,下肢的血液不能很快回流,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引起消化道溃疡。而且,蹲着吃饭使腹部受到挤压,吃进的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延长,也影响肠胃蠕动和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人的食欲和胃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站式最有利于食道通畅、胃部血液的供应及消化腺体的分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