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不确定性的时代,时刻保持反脆弱的底线思维

不确定性的时代,时刻保持反脆弱的底线思维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

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每一件事情都会从波动得到利益或承受损失。

脆弱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

反脆弱则是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因此获利。

——反脆弱


最近几年黑天鹅事件频发,大家极其没有安全感,还记得2018年的时候, 美国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发生用户数据泄露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又出现腾讯大股东Nasper在首次减持股票,接着又是川普签署对中国惩罚性的关税备忘录,中美贸易战打响……而如今,这些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刚刚褪去,一场影响全球的新冠状病毒又在人间作孽,世界的经济在这几年似乎一直不太安宁,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意思是说,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一家互联网巨头倒下,会是特斯拉、亚马逊,还是Facebook?当然也可能是中国的阿里、腾讯或是百度。我们可以把这些没有依据的预言当作笑话来看,但这个世界总会出现一语成谶的现象。我们也不必过早否定这些东西,静待岁月来给我们答案,拭目以待吧。

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让“不确定性”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词。一个小小的负面事件可以毁掉一家创立多年的企业,一个微创新可能会颠覆花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为了一国利益可以不惜破坏全球的规则……这注定是一个多变的时代,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时代。全球的风险资产在达到历史高位后终于在这次疫情影响下撑不住了,歇斯底里的下跌,美股、欧股、港股纷纷破位下跌,当然我们的大A股也不能避免,三大指数出现连续几日大跌,但相对于其他市场已经是表现最好的。有一点我必须提醒大家,美国人对股票的认知就像是中国人对房子的认知,如今处在高位上的美股出现大跌,谁能保证高房价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大跌?

反脆弱,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出现最极端的糟糕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生存下来,甚至从中获利?

我们知道,金融的周期性总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会在某个时刻掉下来提醒一下人类。人类的创造力和欲望总会在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之后(比如金融危机)开始复苏、蔓延和膨胀,最终又引发新危机之剑落地,如此轮回,经久不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经历一场一场的金融危机,虽然影响范围、时间和深度会有所不同。在危机中,大家觉得痛苦万分,但是在危机渐渐褪出之后大家有很快遗忘,继而继续疯狂,这就是人性。人性叠加金融周期性,危机总是在不断的重复,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比如说像这次的疫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有人性决定的。只是每次危机来临之际,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有了应对之策?

人类创造货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危机的爆发。QE就像是有瘾的药一样,只要一旦经济有衰退的迹象,全球央行就会毫不吝啬的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超发货币助长了通货膨胀,吹大房地产泡沫,撑起了庞大股市。风险资产的价格一路攀升,虽然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存在定价的不合理性,但仍然相信价格会涨。然而主要信心就是来源于一旦经济不行,央行就会放水,资产价格就会继续疯狂。然后到了泡沫实在吹不下去的时候,就会一下子吹破,像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1998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周期一次比一次短。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看到今天的全球降息与全球资产大跌的情况下,前几次危机的情况似乎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全球的经济其实也是像气球一样,即便再大,也是有它的容量的,往里面吹的气太多,最终都会爆破的。吹的越猛,破的越快越激烈。当然,基于前几次气球爆破的经验,人类修复气球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前几年的次贷危机、希腊经济危机,其实都是在小范围为全球经济的气球泄气,然后再来修补,使得继续吹的时间可以更长。

中国有些古话,比如“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等,其实核心的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金融的周期性理论是一致的。然而在这个资产价格高企、不确定性增强,这次疫情是否已经引发了全球的的金融危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怎么应对这样的危机呢?

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52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