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说财经通识
两个似乎不相关的爆炸性新闻:
新闻一:原油负油价
4月20日WTI原油现货价格跌到了13美元,一天内跌了30%,成为1999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而加拿大的WCS(西部精选原油)更惨,直接进入了负油价时代,价格低于0美元,当地时间早上9点多的时候价格跌到了-0.64美元,算下来卖一桶石油还要倒贴4块钱。三月底以来,美国、加拿大多地原油现货已出现负油价。
新闻二:奶牛场倒牛奶
近期,新冠疫情下,我们熟知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奶牛场倒牛奶事件,正在美国重新上演——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乳制品大州的奶农近期陆续开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等,让人不胜唏嘘。新冠疫情危机下美国奶农每天倒进下水道牛奶高达14万吨。
牛奶和石油,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商品,怎么就扯到一块堆了?
1、先来看负油价。
石油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家家有车的时代。油价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可谓是跌宕起伏,尤其是3月6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和俄罗斯石油减产谈判破裂,俄罗斯掀桌子走人,沙特乘机打响石油价格战,导致油价暴跌30%,一把把油价直接拽到30美元/桶,同时美国疫情爆发,原油+疫情双磅炸弹,直接踢爆美国股市,美国三大股市暴跌超过7%,触发熔断。
为什么欧佩克(OPEC)和俄罗斯谈判破裂,导致油价崩盘?这要从油价的决定因素来分析。石油作为大宗商品,油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给端:从目前地区石油储备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的供给充裕的。
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是哪个国家?沙特,科威特,或俄罗斯?都不是,最大产油国是美国。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出现革命性的提升,页岩油开采成本大幅下降,从2019 年中旬开始,美国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而传统的产油国,包括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石油储备充裕。尤其是沙特和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极低,油价跌到20美元/桶,俄罗斯还能够挺住,而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更是低到惊人的十几美元每桶。难怪沙特和俄罗斯互不买账,敢于打价格战。
美国的页岩油企业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的成本再50美元/桶左右,如今油价跌到30美元以下,已是尽赔不赚。而4月20日更是跌到13美元/桶,美国油企哭死的心都有了。
需求端:疫情下经济停摆,原油消费需求减少,而且经济停摆导致的运输渠道堵塞,原油库存大增。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严重萎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停摆,原油需求一落千丈。有机构分析,全球原油需求将收缩2500-3000万桶/日,相当下降25-30%。
其次,是原油储存能力已接近满负荷。石油作为大宗商品,是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储存成本极高。油是开采出来了,但需求萎缩,运输不畅,导致原油存储量激增。无论是陆地储油设施还是浮动设施(油轮等)都没有太多的储存空间,很快到达极限。就像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一段台词:“萝卜我们是种出来了,就看你们怎么消化”。
全球各地的存储空间正被迅速填满,在原油难以运输的地方,生产商可能很快就会被迫贴钱给买家,让他们把原油运走,这实际上相当于将油价推低至负值。加拿大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负油价。在页岩油革命发源地得克萨斯州,价格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当地原油价格仅为每桶2美元。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原油价格已经跌破0,生产商宁愿承担运费让客户把油运走。
2、再来看牛奶市场。
在疫情“居家令”下,餐厅停业,学校停课,对牛奶的需求大幅减少。同时,受疫情影响,食品业国际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美国一直是乳制品出口大国,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乳制品陷入滞销。据估计,美国整体对乳制品的需求已经下降12%至15%。
但奶牛产奶是自然规律,不能像拧水龙头那样让奶牛停工。奶牛场却很难减产。
牛奶属于易腐化产品,挤出的奶易变质、难储存,所以面对销路变窄,奶农们的选择并不多。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合作社美国奶农公司估测,美国奶农目前每天倒掉约14万吨牛奶,另据国际乳制品协会估算,目前美国5%所产牛奶被倒掉,如果未来几个月疫情不能好转,这一数字或将翻番。
疫情让两个互不关联的商品关联到一块了,根本原因是商品供应充足,但需求不足,加之运输不畅,为了减少损失,原油生产商倒贴让客户把油拉走,奶牛场把不易储存的牛奶倒掉,一切都是经济规律使然。
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账号”全说通识“。在头条号中,笔者开设“全说财经通识”和“全说职场通识”两个专栏系列,分享我的分析和观点:
1、全说财经通识:深度研究财经时事,分享专业分析观点
2、全说职场通识:分析金融职场发展趋势,专注于金融职场核心硬核技能的提升
作者:全说通识,现任国内顶级资管机构董事总经理(MD),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国际风险管理师(FRM),北美10+年金融投资实践经验,在世界500强跨国银行、投资机构、美元基金担任过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等职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