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曾经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的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的这种行为是世间的宝藏,越历经时间的洗涤,越显得可贵。
然而,并非世间所有的人都乐于奉献,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懂得恪守职业的道德。在危急存亡之际,是保护小我,还是成就大我,范美忠做出了决定。2008年的汶川地震世界瞩目,而当时所有学校都在上课,地震来临之后,甚至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人民教师为了拯救学生献出了宝贵生命。
然而,也有的老师在生死存亡之际,舍弃了整个教室的学生,独自跑出教室避难。这个人就是范美忠。而如今数十年过去,有人会问:汶川地震时,丢下学生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范美忠,他现在怎么样?
一、成为"范跑跑"
作为唐山地震之后,我国伤亡最重的一次地震,许多人仍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当时的汶川地震伤亡可谓十分惨重,一共造成了69227人死亡,以及374643人受伤与17923人失踪。就连附近的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等国家都有明显震感。
汶川无数家庭破碎。生离死别在当时已是常态。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中,全国笼罩了一层深深的悲伤,全民默哀。面对那次地震,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驰援汶川。尤其是中国的军人士兵们,为了救人几天几夜不曾休息,医生护士们为了多救一位患者丝毫不敢懈怠。
这不仅仅是汶川的灾难,更是整个中国的灾难。废墟中掩埋的是我们血肉同胞的身躯,锁住的是华夏子孙的灵魂。然而,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救灾时,一个名字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他就是范美忠,网友戏称他为"范跑跑。"
2008年5月,一篇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迅速在网上流传,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与强烈谴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范美忠,他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在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反应与行为。他甚至在文章中说:"在这种生死抉择之际,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选择牺牲自我,但是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也不会管。"
在地震发生之时,范美忠还在教室上课。在课桌与门窗晃动之时,起初他只是以为是轻微地震。然而几秒钟后,连教学楼都剧烈晃动起来了。他立刻意识到这绝对是大地震。于是他立马扔下书本,跑出教室,迅速跑到了操场上。而范美忠就这样成为了这个学校第一个跑出教室到达操场的人。不一会才看到有学生陆陆续续跑到操场避难,而他也没有选择离开学校,而是帮助学校疏散学生。
然而,也就是范美忠丢下学生,独自逃跑的行为让民众愤怒不已,在网上激烈展开了关于师德的讨论,被网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甚至有人在网上批判他不配做一个为人师表的人,并且拿他与张开双臂保护学生而丧失生命的谭千秋老师作比较。大多数民众认为他抛弃学生独自逃跑的行为背后不仅仅是抛弃了学生、老师为人师表的品德,更是抛弃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
二、如今的他
面对全国民众的谴责与批判,范美总就职的光亚学校迫于舆论的压力以及对范美忠这一行为的考量,最终决定解聘范美忠。之后的范美忠处于对生计的考量,前往北京、深圳等地寻找就业机会,从事教育或媒体的相关工作。
并且还发表了一篇名叫《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一个北大毕业生的自白》的文章,这再一次让他成为网友的话题中心。然而这次,却让网友对他褒贬不一。有人依旧认为他没有师德,不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然而还有人认为他不过是处于现实的考量,是一位耿直而又真实的人,毕竟很少有人会像谭千秋老师那样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如今的他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他在自己家中开设了一个私人"私塾,"在外招收小学或中学的学生补课。范美忠作为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虽然曾经被全国人民猛烈批判,但仍然有不少家长选择相信他。有些家长认为范美忠的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性与务实性,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如今的范美忠更是在生活中活出了自己的随性。没有固定工作职业的他给公司做起学术顾问,或者是上网课,进行网上教学,周六则是开设他的"私塾"补习班。更多的时间是陪着他的女儿与儿子,将身心投入在家庭之中。在空闲时间里,他会陪女儿出去活动,会陪儿子做饭、读书培养情操。他将一个好爸爸做到了极致,却没有将教师这个职业贯彻地完美。
三、选择小我
多年来,范美忠的话题依旧是民众议论的焦点,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讨论。然而,关于他的是非对错至今也没有定论。我们没有经历过大地震,没有过面对死亡的害怕与恐惧,我们更不能保证自己在范美忠当时的情景下会不会做出一样的选择,甚至做出更差的选择。范美忠作为一个教师,抛弃学生自己逃跑是有违师德与职业道德,但是其实,从来就没有哪条规定强制要求老师必须牺牲自己保护学生。
托尔斯泰曾经对众人说:"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单纯、善良与真实都是极其良好的品质。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单纯与善良,但还保留着真实,可能也会做出与范美忠一样的选择。关于人性与道德,自古便从来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只是有人选择了小我,有人却成就了大我。
文/笙箫尽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