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国福的确是张亮麻辣烫“老师”。
文/华商韬略 吴苏
武汉解除封印,大街上的武汉人也开始嚼着久违的热干面。
餐饮门店也将逐步复苏。
张亮与杨国福麻辣烫这两大麻辣烫巨头,又将开始新的角逐。
为何两家公司总被拿来比较,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同处一个领域,经常你追我赶、相互厮杀,两家公司创始人之间的关系也颇有意思,外界盛传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
接受媒体访问时,出生于1985年的张亮亲口澄清,杨国福是他“姑家的表姐夫”,两个人是平辈。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张亮与杨国福,这两位东北人真正地把四川小吃发扬广大,并成为被食客盖戳认证的“麻辣烫双雄”。
和杨国福一样,张亮也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迅速“裂变”的创业之路。
从创业的角度来看,杨国福的确是张亮麻辣烫“老师”。
路边摊起家的杨国福,在尝试了一次四川麻辣串串后,发现了新商机。
但身在北方的他,对四川的麻辣望而却步。
经历数以万计次失败后,杨国福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大骨熬汤,身强体壮,老少皆宜”的麻辣烫,并以哈尔滨为起点,在2003年开启了麻辣烫致富路。
2007年以后,杨国福麻辣烫正式商业化运营,开始发展加盟业务;2008年全国加盟店突破300家。
同一时期,23岁的张亮在距离哈尔滨市中心20多公里的阿城区才开了第一家“张亮麻辣烫”。
张亮麻辣烫最初是麻辣口味的红油汤底,但遇到了和杨国福同样的问题,北方人不喜欢这种口味,导致门前冷落。后来,他改用菌类加入牛骨熬制清淡汤底,并因地制宜地在调料方面下功夫——加入东北人爱吃的麻酱。
一番革新后,张亮麻辣烫受到了东北人的欢迎,并在哈尔滨生根发芽,慢慢获得知名度。
第二年,张亮趁热打铁,在外地成立分公司。
张亮的思路是,开拓一个新市场前,先在当地开一个直营店做示范,积累人气之后,再由分公司驻点服务当地加盟商。
更为关键的是,张亮对加盟商采取“薄利多销”的合作模式,不仅投入数百万建立餐饮商学院,完善加盟商管理、培训体系,还长期坚持收取低加盟费,“少赚加盟商的钱”。
据媒体报道,张亮麻辣烫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加盟费用为1.98万元,而其他城市只需要1万元。公司高管还表示,收取加盟费主要是为了后期扶持门店发展。
这一策略,为张亮麻辣烫的“腾飞”插上翅膀,也让自己与杨国福麻辣烫的差距一步步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麻辣烫双雄的“北京追击战”。
2013年,杨国福、张亮先后在北京开分店。到2014年11月,杨国福麻辣烫在北京拥有147家门店,张亮扩张速度却更快,“一年半时间就做到了400家”。
尽管二者都靠加盟扩张,但“落地”方法却迥然有别。杨国福着重供应链,在哈尔滨、上海等地建设多个物流基地,全国统一配送汤底料包、调味品、涮品等,而张亮则全部以外采代替自产。
《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评出的“中国快餐小吃TOP10”,杨国福麻辣烫位居第二,张亮排在第三。
整体来看,杨国福麻辣烫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营业额,都高于张亮麻辣烫。
在麻辣烫江湖,老大老二互相竞争,反而巩固了在麻辣烫行业中的领军地位。
如今,张亮仍在奋力追赶,门店数量达到5000多家,2016年还进驻日本,在日本开了9家店,2019年更打开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泰国等市场。
不仅如此,2020年,张亮麻辣烫计划增加1200家新门店,总门店数将超过6000家。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也只有4292家,肯德基扎根中国市场超过30年,门店也只有6000家左右。
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张亮麻辣烫能后来居上,一举超过杨国福麻辣烫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6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