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华裔政治明星,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遭到美国亚裔以及国内民众的一致声讨。
在这篇标题为《我们亚裔美国人不是病毒,当我们能成为治疗的一部分》的文章中,杨安泽提到自己去买东西时,碰到三个美国中年人(估计是白人),他们抬头看他时,皱了下眉头,眼中带着谴责。
于是,他就代入自己亚裔的身份,“我为自己是亚裔感受到了不自在,甚至有一点愧意。”
他呼吁亚裔美国人向二战时的日裔美国人学习。
二战时,为求自保,11万被关进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踊跃参军,主动展示自己“美国人的一面(American-ness)”。
他号召全体亚裔穿国旗颜色的衣服、当志愿者、捐物资等,从而向美利坚表现自己的忠诚,证明自己是热爱美国、愿意为美国付出的美国人。“我们亚裔美国人,需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拥抱和展现我们够美国人。”
随着新冠疫情加剧,美国方从总统到国务卿等高官带头“甩锅中国”,再加上美国一贯的种族歧视,亚裔的处境本来就尴尬而危险,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至少三3名亚裔被种族主义分子残忍杀害。
这种情况下,杨安泽不合时宜的发声,让华裔、日裔、韩裔等亚洲群体集体炸锅。
就连非裔都在指责这位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称这是在颠倒因果,内化了亚裔“逆来顺受”的刻板印象,是在“讨好白人”。
恕我直言,这是号召全体华裔给美国人当狗吗?跪舔还跪出经验来了?
杨安泽错了。拥有“美国人气质”,并不是亚裔美国人阻止种族主义的办法。
在杨安泽表达“羞愧”时,留美学生许可馨也在“贬低”祖国。
1月,武汉疫情全面爆发,有人听从指挥,安心在家隔离,有人则手持键盘,煽风点火。
在各省市医护驰援武汉时,许可馨说风凉话,希望一线的医生朋友临阵脱逃;
在李文亮医生被全力抢救,全网祈祷时,许可馨飙脏话说“抢救你MB”;
当国内水深火热时,身处美国的她,处处秀优越感,咒骂中国人是“软骨头”......
3月25日,许可馨发文:
“放心吧,我不会回来给祖国添麻烦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样不识好歹的言论,自然遭到网友的一致讨伐,在巨大舆论压力下,许可馨被迫发文道歉。
注意哦,这可不是忏悔,许可馨之所以道歉,不过是想息事宁人,如果其背景果真如自己所言那么硬,被网友深扒下去,迟早要出事。
似乎每每国内有重大公共事件发生,都会有一群所谓的“公知”,他们盲目秀着自己“高端”的意识形态,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吹毛求疵,并假设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西方国家,一定会处理得尽善尽美。
就像疫情刚爆发时,央视主持人阿丘就在微博上发言:我们需要向世界鞠个躬,说声:“对不起,给你们添乱了?”
疫情起源搞清楚了吗?国外疫情病例有中国接触史吗?
如果疫情起源哪里,那里的人们就必须道歉的话,那埃博拉病毒肆虐时,有人道过歉吗?
引用阿丘的话,东亚病夫的牌匾已经踢碎一个多世纪了,可为什么西方一扬起手,我们马上就想到他要打我们耳光呢?
甚至,对方还没把手扬起,我们就要先跪下认错呢?这不是自卑是什么!
杨安泽也好,许可馨也罢,这类所谓“社会精英”,正在被口诛笔伐。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普罗大众嫉恨他们,而是他们常在原则问题上“抖机灵”,把国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越过洋界,喝过洋墨水,就自诩高人一等,这样的事情正在中国发生。
还记得那个叫杨舒平的学生吗?
2017年,美国马里兰大的毕业典礼上,杨舒平作为学生代表,说了以下这番话:
“五年前,当我踏下从中国飞来的飞机,我一共准备了5个口罩,我刚要拿上一个戴上,但当我呼吸到第一口美国的空气时,我就把口罩收起来了,那空气是那么香甜清新,有种奇异的奢华,我完全被它震惊了。”
这样的发言令人作呕。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来自雾霾多么严重的地区,但实际上,她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昆明。
为了捧美国的臭脚,不惜抹黑自己的家乡,怎么,你是拿到美国绿卡,打算再也不回国了吗?
一个民族的未来,不仅要看底层逻辑,也要看上层意志。
当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子之矛,攻己之盾,这就是教育的缺失。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像许可馨、杨舒平一样,被西方包裹着精致糖衣的生活所吸引,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上世纪90年代,有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剧很火,里面讲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纽约奋斗的故事,当时赴美留学、拿到绿卡,确实是很多人的梦想。
这些留学美国,在中国和西方环境都游刃有余的精英,获得了经济和地位的双重回报。
就像前面所讲的杨安泽,他是二代移民,父母都是60年代从台湾去美国留学的精英,凭借着丰富的积累,到他这一代,成就已经远超其他亚裔,可他为什么还会有这么严重的“身份焦虑”?
其实,在1960年代,在美国的华裔不多,他们大部分都是华工,只能靠出卖劳动来换取低廉报酬,这种身份和财富的悬殊,让他们自卑的观念根深蒂固,直到今天依旧没有扭转过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安泽并没有错,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如果只凭亚洲人的长相,就让他产生所谓的家国情怀,太不现实。
作为美国人,他拥护美国的价值观,这无可厚非,人们真正诟病的,是他这种“跪舔”的姿态,不仅伤了所有亚裔的面子,还让亚裔美国人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我觉得挺悲哀的,一个优秀的美国华裔,有资格竞争总统,但因为自己的肤色,不得不努力更多,甚至为了融入主流社会,用自我牺牲来换取他国的身份认同。
这种牺牲,真的有价值吗?
就像许可馨们,他们拼命贬低母国,抬高美国,就能让傲慢的美国人认可他们吗?
未免太天真。一个立场不坚、见风使舵、连自己祖国都要抹黑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对别的国家产生强烈的热爱。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黑人跟亚裔一样,也处于食物链的下游,但他们懂得为自己争取权益。
在NBA,没有人敢请黑人吃西瓜,不是因为黑人不爱吃,而是涉嫌歧视。在没有废除奴隶制之前,南方的黑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种植棉花和西瓜。
后面南北战争结束,黑奴得到解放,但没有生存技能的黑人,还是只能靠种西瓜为生。当时的白人群体,极其歧视黑人,用“黑人吃西瓜”来指代智商低、地位差的群体。
60年代,在马丁·路德·金的争取下,黑人的权益逐步改善,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同样不卑不亢,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非裔而对白人极尽谄媚。
举这个例子,我主要想说明什么?
说明面子都是靠自己挣的,如果你看不起自己的肤色、种族,你永远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
有权势的人,有知识的人,有财富的人,对于改善长期以来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的。
相比普通人,他们有更多的话语权,本应该为同胞发声,但我们总是很遗憾地看到,他们成为了别人捅向我们的匕首。
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世界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中美关系也曾有过”蜜月期“。
但中国的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民族性格,又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当这种变化出现时,中美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祖国正在强大,这点有目共睹,但为什么抹黑同胞的事情仍层出不穷?原因无非两点:
一是真心仇恨自己的国家。这类人往往被称为“香蕉人”,他们有黄色皮肤,却甘心成为白人舔狗,他们丝毫意识不到,哪怕把自己漂白,在白人眼里,异类就是异类。
二是通过贬低国家来获取身份认同。很多一代移民都有家国情怀,他们身在异乡,依旧期待中国强大,但被别的文化同化过的新移民或留学生,他们觉得祖国这也不行那也不好,附和着白人抹黑同胞。
其实还有一些人,他们没有上述两种人极端,他们在中美博弈中,始终处于中立的状态。
通过这次疫情,不少人明白了祖国强大带来的安全感,他们破釜沉舟,与祖国共荣辱。
中国是不承认双国籍的,这意味着那些左右摇摆的人,迟早要做出选择,越快越好。
如果向往美国,憎恨中国,就赶紧走吧,即使像杨安泽一样效忠美国,我们也不反对。但是,请不要代表亚裔,我们不接受!
如果留在中国,就请停止抹黑,和国家同甘共苦,无论博弈的结果怎样,都无怨无悔。
现在的舆论环境对中国很不利,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把疫情下经济大萧条的原罪归咎于中国,甚至联合起来要求中国赔偿。
即便有少数暂时友好的国家,也难保不会出现“农夫与蛇”的逆转,这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跟祖国站在一起。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牛鬼蛇神都现了原形,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让我们认清了谁是同路人,谁是绊脚石,只有把绊脚石搬开,才能避免再次摔倒。
文章的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话: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附和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此后如果没有火炬,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来源:清欢读书会旗下有范爸妈读书会(qingxiandushu0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