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游泳总学不会?克服心理恐惧成第一步,"分解恐惧"是好办法

孩子游泳总学不会?克服心理恐惧成第一步,"分解恐惧"是好办法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说起游泳,很多人回忆自己自己学游泳时的状态,有的人可能天赋本就好,也不怕水,很快就会学会了。但是还是有大多数人,在学习游泳的的时候带着一些恐惧,有的人经过多次尝试和挑战,在帮助下战胜了自我,学会了游泳。

可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是遭遇过一些溺水意外,本身对下水就有心理阴影,更不要说让他在具有深度的水域里随意游动了。

我个人水性虽不能说是很好,但至少可以下水游个一两圈,但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舍友,个子也很小巧,谈论起游泳这件事,她说自己小的时候曾经不小心失足落水过,从那以后都不敢靠近有点深度的水域,而在大学的选修课中,有专门教游泳这一项,思来想去学会游泳还是很重要的,为了她能有个伴,整个宿舍都报了游泳课。

可是尽管我们加油打气,也准备了齐全的装备,在走进游泳池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紧张不已。

后来,尽管我们每一堂课都在一旁协助,就连体育老师也手把手的指导,她还是不能克服恐惧。

像我这个同学类似情况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是"旱鸭子",学游泳就是学不会,不为什么就是心里害怕,不敢撒手尝试浮在水面。

有的人说学游泳这件事是越早越好,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去学游泳,也不是为了能培养一个游泳健将,主要还是能多一个求生本领,世事无常,谁能说得准会遭遇什么样的天灾人祸呢?

可是原以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是很多孩子却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为心生恐惧,所以游泳总是学不会。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一:学不会游泳的原因

水性好,会游泳的人说学游泳很简单,根本都不用过多指导,下水就可以自己浮起来,在水里比在走在地上还自在,就像一条鱼一样灵活。

但对于水性不好、对下水有心理阴影,学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光是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他们都能感觉一阵眩晕,望而生畏。

一般来说,根据孩子的自身能力情况,学不会游泳有以下几种可能:

1.曾遭遇过意外

就像我的那个同学一样,有的孩子曾经遭遇过溺水等意外,年纪越小的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能就越强,因为这会导致他们对水产生恐惧感,在水中他们的安全感系数会降低。有的人心理阴影严重到"畏水",就是一看到流量比较大的水就恐惧,对于洗澡这种事情都会很抗拒,所以更不必说游泳这种活动。

2.内心产生恐惧

孩子虽然在未出生时就在妈妈的肚子里被羊水浸泡,有的孩子出生后脖子上戴着专业护具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嬉戏,但是当年纪稍微大一点,比如一两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让他们正式接触游泳这件事,可能有的孩子就会因为自身能力问题而内心产生恐惧,很多人一开始都是在较浅的水域学习游泳,但是一到比较深一些的水域就不行了,即便有救生圈等安全保障,也不敢轻易的尝试松开依靠。

3.游泳姿势不正确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习游泳的时候姿势不正确,家长们帮助孩子学习游泳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去游泳馆找专业的教练,还有的是家长自己教,但是如果本身教的方法错误,或者不适合孩子学习,难度系数过大的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学不会游泳。

当孩子学习游泳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动作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孩子不能浮在水面,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溺水状况,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加重学习困难系数。

一般情况下,孩子学不会游泳,主要原因都是内心的恐惧心理作用,所以家长们要针对根源,缓解和消除孩子心理恐惧。

二:克服心理恐惧很关键

我们常说"技多不压人",对于学习游泳这件事情,如果说你真的学不会也没办法,但是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还是多掌握一个生存技巧比较好。

据统计:我国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的就占34.2/10万、排在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约有40人因溺水死亡,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人数占溺水死亡学生人数的68.2%。

孩子天性贪玩好动,很多地方都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人类文明起源就是在水中发生,水下世界丰富多彩,在大城市还比较好,尤其是在一些乡村中,往往都会有很多孩子不听劝告下水嬉戏,极有可能出现溺水的现象。

总的来说,学习游泳这件事还是要引起重视,孩子如果学会就是减少了一些危险存在。

而对于恐惧心理的产生确实也让人无可奈何,但战胜恐惧的方法就是面对恐惧,有的时候其实自己的能力充足,就是克服不了心理那道坎。

当孩子对游泳产生心理恐惧时候,家长们也不要慌张,千万不要通过强迫的方法把孩子直接"扔"水里去,这样不但孩子学不会,可能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阴影。

要想孩子学会游泳,克服心理恐惧成为第一步,"分解恐惧"是好办法。

三:分解恐惧,学会游泳

孩子对游泳产生心理恐惧是正常的,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陆地上,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可以感受到双脚站在地面的踏实感,而游泳是在水里进行的活动,人的整个身体都是没有支撑点的,忽上忽下的浮动感,有的时候甚至不能自己控制,自然会产生无依无靠的恐惧心理。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水中呼吸还没有达到一定规律,尤其会感受到胸口发闷,这就进一步加深恐惧。

游泳者感觉身体一直在漂浮,无法维持身体的平衡,造成中枢神经出现防御反射,直接出现心理上的紧张。

所以要想战胜恐惧,要慢慢的适应,了解恐惧的原因,逐一分解攻克:

1.先学会在水中行走

这是初学者下水后的第一个训练,目的是体会水的阻力、压力和浮力,并且学会在水中维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2.学会呼吸

不会呼吸的游泳不能叫做游泳,只能称作"憋气",而有的时候孩子就是因为不能呼吸才会出现慌张,从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平衡。

3.学习水中漂浮

这主要是体会水对人体的浮力,并初步掌握人体在水中的平衡能力,排除对水的恐惧心理。

4.泳姿入门

初学者肯定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学习,一般先学的都是蛙泳,然后是仰泳、爬泳和蝶泳。

另外学习游泳入门必学的五个基本步骤也要有所了解:

熟悉水性、水中站立、滑行练习、分解动作、蛙泳夹腿。

最后说明一点,也是温馨的提示,学习游泳毕竟是带有一定危险性质的,所以最好还是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寻求专业游泳教练的指导。


我是海马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267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