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日本雅玛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4月底之前完成清算

日本雅玛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4月底之前完成清算

日前,国际物流巨头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发给商业伙伴的通知函称,公司决定于4月13日开始清算,公司业务终止日为4月30日。

雅玛多工作人员确认消息属实,主要原因是公司效益不好,在加上疫情影响公司难以维系,特决定在4月13日——4月30日之间进行公司清算。

在中国业务连年亏损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皆木健司,主要经营范围为从事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货百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道路危险度货物运输等。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企业日本雅玛多控股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独资公司。雅玛多在成立初期,立足于大宗货物运输,提供定路线的货运服务。由于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雅玛多货运量急剧减少,面对此种困境,雅玛多提出“小包裹”业务发展方向。随后,1976年诞生了“黑猫宅急便”,这也意味着雅玛多转型的开始。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加,成本不断上升,雅玛多通过运营“羽田CHRONOGATE”、“厚木GATEWAY”、“冲绳国际物流HUB”项目,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网络。

2010年3月,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运营,在上海和华东地区向社会提供“黑猫宅急便”全新模式的宅配速递服务。

据悉,日本雅玛多始建于1910年,是日本唯一一家接近百年的物流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的物流快递企业,同时也是世界500强,其宅急便业务声名卓著。作为布局中国的抓手,其通过收购本土企业的方式落地中国:2009年8月,雅玛多控股有限公司以2.32亿元收购巴士物流65%的股份,而后雅玛多中国运输公司筹备组成立,多数人员来自巴士物流公司。2013年,雅玛多中国以2470万元的价格转让上海巴士化工物流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1036万元的价格转让3PL事业部业务的相关固定资产;此举也标志着其与本地国企开始由合作走向分离。

此外,相关资料显示,雅玛多中国盈利能力并不理想,根据其股权转让时披露的信息:2011年和201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8591万元和1.3亿元,截至2013年8月31日,雅玛多中国实现营业收入6274万元,净利润再度亏损6328万元,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314万元。

外资物流企业缘何本土化失败?

2000—2007年是国外快递龙头企业掀起一股进入中国市场的浪潮,UPS、FedEx、德国邮政、雅玛多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但多数发展得都不太好,多数亏损严重或是直接退场。

UPS在2001年通过与速卖通合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年获得境内商业直航权。在2012年获得中国快递牌照后,大力发展国际快递业务。反转发生在2019年3月,UPS开始裁员,关闭沈阳与大连两个操作中心,将取送业务外包,宣布进入战略转型期。

FedEx在2002年通过与柯达合作正式步入中国市场,利用柯达在中国的办事处网络,开展快递业务。在2007年收购大田物流后,FedEx持续加大投资并且以每票20元进行空运业务收费,以快速扩张国内快递业务。多年来的亏本经营使得在2012年FedEx关闭金考快印北上广深的门店,把印刷以及邮寄办公网点撤出中国。

2018年10月,顺丰55亿元强势收购DHL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供应链业务。

2013年,水土不服的TNT在无奈之下,只能将天地华宇7.5亿元出售给中信产业基金。

2012年,FedEx关闭金考快印北上广深的门店(为FedEx的快递网点),把印刷以及邮寄办公分店撤出中国,多年来的亏本经营让FedEx也渐渐灰心。

业内人士指出,国外物流企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是中国GDP增速普遍较快,2018年6.6%的增速远高于美国的2.9%。而国外经济环境较稳定,外企们早就适应了慢速成长,无法针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同时,我国物流行业对标准化的运营和推广力度略显不足,大部分企业还是以粗放的管理模式为主。而国外的物流巨头,基本都以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为主。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意味着成本的升高,被收购的这些国内企业并没有办法适应高成本的运营模式。(来源:电商报、卡车之家、运联智库、界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387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