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如今不少家庭也开始重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的确,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可见母爱和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之中同等重要,父亲千万不要打击式育儿。
现在有的父亲并不是很会管教孩子,他们对待孩子总是一味的严厉,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最后还怪孩子承受能力差。
所以如果爸爸自己觉得自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那么可要小心了,因为这是无能老爹的专用表现,如果想让孩子有出息,那么父亲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老师我能不能不报这个课?
勇勇的家庭最多只能算做小康,但是当时结婚的时候装修买房子花费了很多的钱,导致勇勇的存款基本被掏光了,这本来就让他焦头烂额,而没有隔几个月勇勇又发现自己的媳妇怀孕了。
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所以自从他媳妇儿生了乐乐以后,勇勇就一直在抱怨,明里暗里的说媳妇浪费钱,还说生了孩子就是个赔钱货。
等到乐乐再长大一点,勇勇更是对乐乐大呼小叫,一下班回家就说:“你看看我都多累了,天天养着你,你也没有点成效,别人家孩子都拿奥数冠军了,你呢?整天只考班级的中等水平,我养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不仅如此,就算前几天乐乐学校有一些额外课程要花钱报名,乐乐硬着头皮和爸爸说了这件事,勇勇更是一边拿钱一边发牢骚:“你上个破学要花多少钱?每次给你交完费用,我这一分都剩不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勇勇的话被乐乐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等到转天老师来收钱的时候,乐乐却低下头对老师说:“老师,这个课程我可不可以不报啊……”老师感到很奇怪,问乐乐为什么。
乐乐说:“爸爸说家里没有什么钱了,说我上学要花很多钱,我想给爸爸分担一点,不要让他为了钱再和妈妈生气了。”
老师听了乐乐的回答之后终于明白了,乐乐为什么不如其他小朋友活泼,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呆在角落里。
原来都是因为爸爸长期的打压让乐乐在平时也都抬不起头来,总是对别人唯唯诺诺的,老师立刻打了勇勇的电话,联系了勇勇,和他说了这件事情,勇勇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犯了。
常说这三句话的爸爸,别想孩子有出息!
1. 养你我多累
有些爸爸总是冲孩子抱怨自己养孩子太累了,等等,其实这不仅是爸爸常说这句话,妈妈也总是对孩子说这句话,在家长看来,这是提醒孩子以后要记得孝顺父母,不要做一个白眼狼。
但家长知道吗?常说这类抱怨型的话语会让孩子的心里感到愧疚和自责,愧疚越积累越深,最后就变成了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家长要知道,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迫强迫而产生的。
即使孩子真的因为愧疚而不断努力,但那并不是真正健康的心理模式,长期呆在那种环境之下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2. 看看人家孩子
攀比似乎是每一位家长的通病,当家长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攀比那些吃穿用的,而当家长该结婚的时候又会被攀比谁嫁的更好。
等到家长生了孩子之后攀比仍旧没有结束,他们总会说一句令所有孩子都深恶痛绝的话,那就是“看看别人家孩子”。
可是家长知道吗?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孩子需要的是鼓励,而绝对不是一遍遍的被自己的家长提醒——你永远都不如其他人。
3. 别问我,找你妈去
爸爸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问我,找你妈去”。可是爸爸们知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只能爸爸来解决的呢?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人来陪自己摆弄器械,和父亲谈一些男生之间的话题。
而如果爸爸总是这样直接做甩手掌柜的话,会导致父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所以爸爸首先从自己做起吧,当孩子再找爸爸的时候,请爸爸试着说一声“爸爸在这里呢”。
爸爸也是婚姻和家庭的一份子,永远不能置之度外,爸爸最应该做的绝对不是冷眼旁观,而是要真正参与到这场育儿活动之中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来都不仅仅是望而已,还需要家长的耐心教导和细心呵护,还需要父母双方的不断努力。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3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