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综述
甘肃银行因净利润大幅缩水导致股市暴跌进而引发储户挤兑事件,成为近期银行界影响较大的事件,包括甘肃银行在内的多个部门联合迅速处置,舆情最终平息。
2020年3月30日晚间,“西北银行第一股”甘肃银行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报告,2019年营业收入为7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5%。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85.2%,总资产为3350.45亿元,同比增长2.0%,负债总额3103.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4月1日,甘肃银行盘中出现断崖式下跌,以-43.48%创历史新低方式收盘。当日晚间,甘肃银行紧急发布公告回应股价下跌称,系H股股东质押的股权为履行义务被强制出售,但未披露具体股东信息。4月5日,甘肃银行陇南市徽县支行营业网点出现部分储户集中办理业务现象,由于人员较多、业务量大,致使办理过程较慢。
4月6日,一份落款为中国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局委员会陇南监管分局和徽县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维稳。同日甘肃银行发布公告称,股价下跌属于市场行为,不影响储户存款;目前甘肃银行一切经营正常,发展稳定,现金充裕。
4月7日,联合资信也赶紧发布公报,称将继续密切保持对甘肃银行的关注。针对近日甘肃银行股价暴跌的问题,4月10日,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在中国人民银行就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举行发布会上表示,甘肃银行主要是因为股东质押给金融机构,强行平仓造成了股价下跌,甘肃银行的股价下跌和经营没有关系。受影响,个别网点排队取款的现象,但经过央行解释,目前排队取款现象已经消失了。此外,黄晓龙还提到,甘肃省政府非常重视甘肃银行的改革重组问题,预计很快会有进展。
甘肃银行从“股价暴跌”到“首次回应”到“储户挤兑”到“维稳通告”到“二次回应”到“信用评级公告”到“央行回应”,事件逐步升级,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二、传播情况
(一)舆情走势
4月1日0时至4月13日24时,共监测事件相关信息11987篇/条。其中客户端6351篇,网站2425篇,微博2292条,微信854篇。整体来看,信息主要在客户端和网站两渠道传播,媒体关注热度明显高于网民。
图 1.舆情走势图
从舆情走势看,事发次日媒体和网民量舆论场出现舆情高峰,随后舆情热度迅速下滑;4月5日,受“储户挤兑”事件影响,两舆论场关注度呈上升趋势;4月10日,受热点事件“央行回应”影响,媒体舆论场出现二次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级媒体官微和财经媒体官微创建多个热门微话题,阅读量超200万次。由@中国新闻网 创建的微话题#甘肃银行回应股价暴跌超四成#阅读量77.1万次;@新浪财经 创建的微话题#央行谈甘肃银行#阅读量75.1万次;@21世纪财经报道 创建的微话题#甘肃银行连夜回应股价闪崩#阅读量70.7万次。
三、舆论观点
(一)媒体报道
图 2.媒体报道角度占比
从媒体报道角度来看,近六成的媒体关注甘肃银行股价下跌及后续进展动态,如甘肃银行二次回应、储蓄挤兑、央行回应等;近三成的媒体分析股价下跌的原因、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银行业现状等;超一成的媒体关注股价下跌的同业银行现状或与于甘肃银行作对比;还有不足5%的媒体根据该事件,给同业银行提出警示和注意事项。
(二)网民观点
网民观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 地方银行资产质量差不靠谱
@过年转给妈妈看的:这几年地方银行感觉都不靠谱,房地产贷款太多。
@silentviolin:不要一惊一乍,这些偏远地区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本来就是信用社改造来的。基本是地方政府土政策的提款机。本来就有很大投资风险,正常思想的人都不会认真投资这些。银行业还是要看国有大行工建中农邮以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浦发,民生,兴业。
@率性中庸:地方性银行,特别是内地的小银行,资产质量都不会太好。
2. 小银行盈利模式堪忧风险凸显
@保险卫士-汉宜:小银行盈利模式堪忧。吸储成本高,放贷质量低,客户渠道少,内部管控咳咳咳。
@清华菲菲姐:小银行的风险出来了。去年就和小仙女们说过,钱不要存小银行、不要买小银行推出的活期理财。为什么?流动性、安全性都无法确保。一旦踩踏、抵押质押出问题,就…...
3. 香港上市失策融资难僵尸股多
@股道热肠也:其实甘肃银行真没必要去香港上市,融不了几个钱,花很对上市费用,给不上估值。
@ye-h-h :国内的小银行去香港上市,根本就没人买,基本都是僵尸股。
4. 咨询是否会影响存款和理财产品
@昵称没了_:可以不可以给小白讲下,这样子会不会对储户有影响?我就是在甘肃银行存了些钱。
@愿望是永别:只想知道对在此银行存款的 甘肃人民的存款和理财有影响吗?
5. 建议严惩事件原委及甘肃相关部门
@狗蛋儿这些年:快来甘肃抓老虎打苍蝇吧,经济太落后了,我们穷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卫as188:要查一查甘肃国姿委了。
四、舆情研判
1.主动开展正面宣传有助于修复声誉
甘肃银行股价暴跌后,甘肃银行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品牌荣誉、战略合作和公益扶贫活动的正面宣传工作,如:甘肃银行被评为2020“新甘肃”消费者首选企业、甘做好金融支持助力复工复产、助力全省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与庆阳市政府开启银政合作、与平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天水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及9家省属国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及甘肃银行董事长刘青深入东乡县开展扶贫工作等,有助于修复其声誉形象。
2.多部门联合出面维稳缓解多重危机
甘肃银行股价暴跌后,恐慌情绪很快蔓延至存储业务,多个县城支行营业网点发生挤兑事件。对此,事发次日部分县政府、人行和银保监局联合发布维稳通告称甘肃银行运行稳健、支付能力强,同时甘肃银行也公告称资金充裕,并提醒广大储户不信谣不传谣,不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盲目密集支取存款。多部门联合发文,权威性强,影响力大,及时有效缓解储户恐慌情绪,也减弱了甘肃银行面临多重危机的局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