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如恒河沙数的国家的崩溃模式中,有天灾,有人祸,内患起于肘腋,外患生于刀兵。但帝国作为国家中的佼佼者,声势煊赫、强横一时,普通的挑战往往只是帝国上升途中的荆棘或帝国灭亡的墓砖。帝国末路的根本原因其实往往是——财政崩溃。
帝国以现在的语境理解,已经不是拥有皇帝或帝制国家,而是一种对国内国外的思维模式,且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内上下的认可,比如美国并没有皇帝,最高领袖是选举产生且不可连任两次,但依然是帝国主义。
帝国在上升期十分强盛,对周边地区甚至世界均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贯穿帝国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使帝国崩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进程。苏联虽然政治模式与美国不同,但毫无疑问也是帝国。它虽然在政治定义上只存在短短70余年,但它真正改变了世界,且很多是永久改变。
《古惑仔》中郑浩南说自己出来混,靠得是三样:有钱、小弟多、讲义气。我小时候崇拜讲义气,每每对人掏心掏肺;大一些羡慕别人小弟多,出入前呼后拥,热闹气派;最后才知道最重要的是有钱,有了钱才能养小弟,有了钱才能讲义气。
不是我忽然想起教大家怎么混社会,而是人类组织与人性有共通的地方。比如公司,哪怕是最顶尖的跨国财团也无法在持续的亏损失血下生存,除非有更加强大的组织持续输血。显然帝国作为国际政治生态的顶尖掠食者,如果它进入持续失血状态,已经没有比它更加强大的力量可以对它进行抢救。它能做的是,要么开始收缩,断臂求生;要么开始对身周的一切东西进行攻击掠食,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期待下一次的新生。
帝国的失血往往是从赤字开始显现的,所以帝国的的财政税制之重要,往往是国家运行的核心部分。很多国家的国税局是政府的第二大部门,因为第一大部门往往是军队。而以美国言论自由之肆无忌惮,影视中却绝无讽刺税务部门的桥段,可见其实第二部门和第一部门的战斗力也不差什么,威慑力还更强。
帝国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其实也与财政息息相关。上升期时,由于帝国不断扩张,导致税源大增,而负担不变或增加不大,这时国家整体表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随着帝国“冗官、冗兵、冗员”,开支大增而收入渐渐无法跟上时,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的内耗当中,矛盾加剧,弊端丛生,从此开始走下坡路,面对各种挑战开始力不从心。
大英帝国经过数次大战,国力耗尽。面对危机选择了断臂求生,对殖民地的独立浪潮见事不可为主动放弃,不失为豪杰。法国则不愿放下大国面子在越南死撑,最后灰头土脸还把美国拖下了水,诚为可笑。曾经旗鼓相当的两个帝国面对相同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卷。
美国略有不同,相对于其它帝国,美国正经历着从漫长的扩张后终于开始收缩这一过程,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上,背景则是高企的国债和高度贫富分化下的税源枯竭。我们不能预判时间以及如何发生,但我们终将见证一个伟大的国家如何走向它的终结。
所有帝国的崩塌往往不是“哗啦”一下子,但是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快。而且,帝国的崩塌还往往是一条单向路,所有人都坐在失控的车上醉生梦死的滑下悬崖。不是没有人试图扭转帝国列车的方向,但就像一切庞然大物,帝国自有的惯性可以碾碎所有站在它前面、试图阻止它的毁灭的力量。
我猜美国会选择继续收缩,这样依然会在经济上保持领先地位很多年,就像英国一样。做不了“老大”,可以做个富家翁。但他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自身的痼疾,美国没有机会“再次伟大”了。实际在历史上,帝国在走上下坡路后,最伟大的改革也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这一进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