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要独立的消息了,其实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此次疫情,加利福尼亚州长不满意美国政府对此次疫情的处理态度,并且还表示对联邦政府已经失去了信任。所以,加州才要寻求独立,并要加州起到一个国家的作用。今天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加州独立会对美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骑虎难下!美国迎来大萧条,重启美国走在了十字路口;加州独立有了最新进展,国旗大使馆都筹备好了。
一、加州寻求独立,国旗都已准备好了,还要准备筹建大使馆等事宜。我们先对于这第一件事情进行分析。
1、美国受新冠病毒的影响,美国全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极度紧张的状态,再加上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政府明显对民主党州“不太宽容”,其实加利福尼亚州的周权主义十分强烈,并且非常崇拜自由主义,毕竟施瓦辛格都可以当州长,可见加州是有多么崇拜自由了。就在前几天,现任加州州长在公开讲话是曾经将加利福尼亚称作为“国家”而不是之前一直所说的“州”。美国媒体报道,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出来后,如果已经是特朗普担任总统,那么加州则会彻底宣布独立,当然加州的这个举动也是让特朗普十分不满的。
2、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富有的州,并且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处于太平洋沿岸的位置,从地理位置上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土地面积只有41.1万平方公里,但是加州却拥有着超过4000万的常住人口,加利福尼亚州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州,正处于太平洋沿岸位置,地理上拥有得天独厚优势,面积虽然仅有41.1万平方公里,但却拥有了4000万常住人口,人口基数占比在美国来讲也是相对较大了。
相关数据显示,加州在2017年的GBP总量达到了2.75万亿美元,占据美国GDP总量的14%,排名自然也是全美第一,可见加州是有多么富有了,如果把加州单个抽出来更世界上各国来比较,那么加州则可以排到第五,仅仅次于德国。也正是因此,加州被迫担起了美国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抗议工作,从疫情开始至今,加州财政已经购买了2亿多个口罩了,值得一提的是美联邦政府比没有支援任何一笔资金。
并且加州的产业十分齐全,农业、工业、电子、制造业、文娱等都有,并且硅谷和好莱坞都位于加州,金融行业也有,但是不如华尔街那种搞金融的,毕竟论金融华尔街那是专业的,所以,加州独立的话,优势还是很大的。
3、假如加州真的都可以从美国中独立出来,那么我们上面说到,加州的GDP仅次于德国,那么独立之后的加州就将是仅次于德国的第5大经济体。
二、美国已经要面对衰退事实,是控疫情还是重启经济,这是美国难以选择。
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公开表示,要着手组建一支官员和商界人士组成的团队研究美国经济,这项计划将在5月份重启事宜。
但是这一想法一经报道,很快就受到了各州州长的抨击,到底是要顶着经济深度衰退的风险强化防疫,还是要冒着疫情的风险重启经济?美国难以做出决定,怎么做都会受到疯狂的舆论。
我们要知道,这次的疫情在美国国内蔓延的非常迅速,截止至4.13日20时,美国累计确诊了556569例,死亡人数则是达到了22063例,目前美国的所有主州都已经进入重大灾难状态,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的首次。
另外,美国的经济因为疫情已经遭到了重创,光是美股就在两周熔断了三次,美国智库预测今年经济可能会下滑8%左右,失业率可能会达到20%,按照这样比例去算,美国的经济可能会下滑1.68万亿美元,当然这之我是的个人计算,不不代表实际下滑。只从预计方面来看这将是一个惨重的数字,也是美国最近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数据显示,美国在最近三周申请领实业经济的人数预警接近1700万,这次事业潮流的速度已经赶超了上个世纪的大萧条时代,根据美国的劳工部的报表显示,预计美国4月份的失业人口将突破2000万,全国失业率将达到15%。其实美国之所以会到现在这个状况,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过去的两个月没有重视疫情,一直将疫情当作流感处理,并且封锁消息,导致美国国民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防预措施。
美国白宫的新冠病毒团队也表示,如果美国能在2月中旬就能保持社交距离,以及相关的防疫措施,那么美国也不会成为现在这样,这也是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之前美国政府官员也曾建议实施社交梳理政策,但是这一决策让特朗普拒绝,并且还拖延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总的来说,美国现在已经处于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如果美国选择了重启经济,导致疫情继续扩散,那么后面的事情将会更难说,如果美国选择不重启经济,那么美国的经济将会迅速衰退,失业率也会随之飙升,导致贫穷的人更加难以生活,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也将会一触即发,所以后面的事情我们只能看美国选择什么才能去进行判断。以上就是笔者今天给大家的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更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笔者看到后也会进行回复。骑虎难下!美国将迎来大萧条,加州独立又有新进展,美国该怎么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2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