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挫折教育并非是让孩子多吃苦,学会使用挫折,孩子才能越挫越勇

挫折教育并非是让孩子多吃苦,学会使用挫折,孩子才能越挫越勇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亲说:我只有经常批评你,才能让你承受足够的挫折,以后在社会上才能经得住挫折啊!

然后孩子低下了头,说:爸爸,可是这样下去,我会一直不开心,一直一直!

这段对话,听得让人很心酸,因为孩子比爸爸懂事,而这个爸爸,实在是错得太离谱,他用自己所谓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权利。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家长都奉行这种“狼爸虎妈”式教育,认为挫折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帮助很大。那么,他们为什么如此信奉挫折教育呢?

一、众多家长信奉挫折教育的理念是什么?

1、受自身经历影响,认为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幸福

很多家长信奉挫折教育都源于自身的经历,他们小时候可能比较穷,或是经历过比较多的挫折,知道苦尽甘来的滋味,认为只有克服困难之后,才能真正获得精神的愉悦。

所以,他们把这套理念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也能吃得起苦,能在逆境中锻炼坚强的品质。只是,很多家长却用错了方式,过于极端,反而适得其反。

2、别人理论的影响,无条件信奉一些专家学者

很多家长都很羡慕别人家的高材生,特别当一些专家学者讲“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时,就会不知不觉去模仿,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出来的孩子才是优秀的,于是,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同样优秀,也接受了这种教育模式。

不错,这种教育模式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所有的教育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只是一味照搬别人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3、孩子太娇气,只有挫折教育才能扭转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等到孩子一点苦都吃不得时,又马上变得非常严苛,比如总是对孩子进行语言贬低,无视孩子的任何要求,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娇气的孩子变成能吃苦的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反而更容易将孩子逼到绝境。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在适当的挫折中激发潜能,从而达到增强抗挫能力的目的,而不是故意折磨孩子,破坏孩子的人格,让他们丧失关爱。

二、挫折教育,并非是要刻意“折磨”孩子

1、故意折磨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就是指人因为经历了重复的失败和惩罚后,变成了任人宰割和摆布的性格。他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在社会上就是一个无用的人。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就千万不要故意折磨孩子,这不是挫折教育,这是炼狱教育。

2、故意折磨孩子,会让孩子失去童真

《奇葩说》曾讨论过一个话题:“生活的暴击真的值得感激吗”?里面有一个观点深受大家的喜爱,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能让人良好成长,有的挫折,会直接让人陷在里面,永远没法翻身。”

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总是故意折磨孩子,会让孩子失去笑容,失去童真。更严重的是让孩子的智力受到限制,情绪发生异常,甚至产生厌世情绪。

3、故意折磨孩子,会让孩子身体受到损伤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带他爬高山,或是万里长征,或是在太阳下暴晒,接受暴雨的洗礼等等,如果孩子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家长面对孩子的求助也无动于衷,最终可能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总之,真正的挫折教育,重点是“教育”而不是“挫折”,不恰当的挫折教育,只会践踏孩子的自我和性格,剥夺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击而是鼓励

1、当孩子遭遇挫折时,耐心陪伴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他们会因此焦虑不安,会缺乏自信。这时候的家长,千万不要急躁地否定孩子,更不能挖苦孩子,而是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孩子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父母必须知道一点:当孩子遭遇挫折沮丧时,只能说明他们缺乏经验和技巧,并不能说明孩子缺乏某种能力,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将来的挫折。

2、鼓励孩子多接触外界,多承担责任

当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要很好地引导孩子自己解决矛盾,自己调节情绪,千万不能火上浇油,指责孩子不对,指责孩子无能,而是尽量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抗挫能力。

3、时刻让孩子充满自信

对孩子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充满自信心。

只要是人,都希望得到旁人的赞美和夸奖,更何况是纯真的孩子呢?当孩子遭受挫折时,父母要时刻表现出相信,爱孩子,并且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心中是最优秀最棒的,这会更加坚定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为了父母的爱,他也要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跨越困难。

斯坦福大学卡尔.德威克曾经说过:当一个人面对挫折困难时,会产生两种心态,第一种是固定心态,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困难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如果自己没法战胜这个困难就是自己能力有问题,自己没用另外一种心态是成长心态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加强的,所以他们不畏惧困难和挫折,因为只有多经历困难和挫折,才会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让自己得到成长

家长不断地打击教育,会造成孩子的固定心态;而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则会让孩子产生成长心态。所以,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哪种心态呢?

今日互动话题:你觉得挫折教育好吗?你们平时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欢迎评论下方留言讨论。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69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