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理解孩子学习的2种认知类别,避免孩子总是马虎犯错,家长要知道

理解孩子学习的2种认知类别,避免孩子总是马虎犯错,家长要知道

文 | 小允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给孩子检查作业,发现上面有许多漏洞。疫情原因,孩子还没线下开学,于是有许多网络作业,每天检查作业就成为了家常便饭,“假期”还要写作业,不仅苦了孩子,更苦了家长。

孩子的语文作业,拼音写词,“兔子”写成“免子”,“幸福”,写成“辛福”。不仅是语文作业,其他作业也存在很多错误,这些都是由于孩子完成作业时忽略细节,不仔细所导致的。

每次给孩子检查出来的问题数不胜数,孩子学习上总是马马虎虎,每一次完成的任务都是漏洞百出,和孩子讲了“无数遍”,最后孩子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家长都有我这样的经历,平时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马虎犯错,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其实孩子马虎只是表象,想要孩子改变这种陋习,找到孩子马虎背后的原因才是关键。

一、为什么孩子总是马虎犯错?

有人认为孩子的性格差异会影响孩子在处理问题上的专注程度,有的孩子性格开朗外向面对事情的专注度会较低,所以在完成任务时常会马马虎虎不注意细节,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在问题上的专注度也更高,也会更加缜密。

但性格只是表象,而背后真正影响孩子做事专注度的因素是孩子的认知类别。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而在学习方法中处于基础也是关键的部分就是认知能力,和性格有关,但性格并不是决定因素。

孩子们的认知类别不同就影响孩子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以及学习方式。所以很多家长不管如何提醒、甚至给予惩罚,孩子依然保持马虎的坏毛病,这背后就是孩子的认知类别上出现了问题,不同的认知类别就会影响孩子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二、儿童学习的两种认知类别

认知类别就是指我们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曾把认知类别划分为沉思型认知风格和冲动型认知风格。

1、沉思型孩子

这类孩子在回答问题前能够认真仔细的思考,通过计算最后得出无可替代的答案。在面对问题时,他们会更善于冷静,懂得思考,并且把各个情况都考虑进去,最后再去实践,所以犯错的概率非常小。

但是由于深思熟虑所花的时间比较长,孩子们的效率比较低,常常被贴上“慢热”的标签。

你问孩子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沉默一段时间,并不是不会,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最后才会告诉你答案,但是由于思考时间过长,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答不出来,就开始打击他们。

2、冲动型孩子

这类孩子则更直接,喜欢通过现有条件做出判断和改变,能够快速察觉信息。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且想要尽快实践。但是这类孩子对信息的把握程度不高,只停留在表面。

由于反应过快,常常来不及深思熟虑,答案的准确度并不高。

所以这类孩子在写作业或者回答问题时,连题目都没有阅读仔细就想要答题,在生活上也会忽略很多细节。

其实不管孩子是沉思型还是冲动型,在处理问题上都会马虎,只不过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认识类别来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帮助孩子。

三、家长如何避免孩子马虎犯错

1、沉思型孩子

①、多支持鼓励

沉思型孩子就是由于思考的时间过长,思考的方面过多才会耽误事,所以我们不妨给予孩子多一些鼓励,让孩子勇敢去做。

多给孩子一些支持,让他们不要害怕犯错,通过实践来找到正确的答案。

、规定任务时间

在一件事情上所花的时间过多,就会耽误其他事情的进度。孩子在学习上也是如此,精力有限,花费过长的时间在一门科目上,那么其他科目的耐心就会下降。并且考试中,我们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就要给孩子规定任务时间,提高孩子的效率。

、培养整体思维

孩子的思维本身就比较缜密,喜欢针对细节,但是这样就容易忽视整体,最后也会马虎犯错。

所以我们在针对这个类型的孩子,可以进行一些整体思维的训练,让孩子通过树状图、思维导图,把细分的任务概括成一个整体,能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对问题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

2、冲动型孩子

、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冲动型的孩子就是遇到问题直接做,对事情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这样并不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出很多其他的小问题。

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当孩子在面对问题前有一个大致的思考,这样就可以考虑到事情的前后,对任务的完成度也就更高。

、提高孩子对细节的敏感度

当我们给孩子传达观念教育时,孩子可能只会注意到内容的大概,而对细节部分并不敏感。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上,老师讲的知识点只能记住大概,而具体的内容听一遍就忘记了。

我们可以利用拼图等这种考验孩子对细节观察的游戏,提高孩子的细节敏感度。

③、鼓励孩子深思熟虑

孩子做题时非常快,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回答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冷静思考,对问题进行更多的理解,去揣摩更多的信息。

当孩子能够出现新的理解,我们一定要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感到深思熟虑的好处。

想要改变孩子在学习上的马虎毛病,我们要把眼光聚焦在孩子的认知类别上,对症下药才更有效。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允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38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