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满怀欢喜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过年的欢庆时刻当然少不了红包,孩子也会受到很多的压岁钱。
看着孩子收到压岁钱,家长在高兴之余,还在思考:这一笔钱是给孩子自己保管,还是我替孩子收起来呢?孩子会不会乱花压岁钱呢?
我们小时候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过年收到了很多红包,家长却说:"妈妈帮你保管,长大了就还给你自己花。"可是事情的结局往往是,孩子收到的红包最终都到了父母的腰包。
通过过年收红包来给孩子培养理财意识、培养金钱观的机会。在平时,孩子没有机会学习管理这么大的一笔钱,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锻炼财商有多重要——没收孩子红包的严重后果
1、 孩子变得乱花钱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会因为沉迷某件商品而乱花钱,常听到的是孩子为了玩游戏而花重金充值。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手机游戏,很多孩子会为了游戏里的任务更加炫丽,装备更加厉害,把一大笔零花钱和红包充值到游戏账号上。
新闻也有讲过有的孩子还会利用家长不在家或者不注意的时候,自己找到钱财、银行卡或者身份证绑定在账号上,借此给游戏充值。
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想要一双更好看的球鞋,而不惜向父母要钱、问他人借钱来买名牌。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积蓄花在奢侈品上,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表面上,孩子是沉迷游戏、与人攀比、虚荣过度,但是孩子犯的这些错误不全是由攀比心、虚荣心导致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一个好的金钱观。孩子不知道钱从何而来、应该花在什么上面、应该如何管理钱财……
2、 "损失厌恶":对父母产生不满心理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损失厌恶"这个概念,强调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与损失时,损失会更让人难受,人们对于损失更敏感。
例如,一个人捡到100块钱,高兴感不一定会持续很久,但是如果丢了100块钱,他可能会难过一整天。这是因为失去比获得带来的情绪波动更强烈。
在收到红包之后,孩子就算没怎么花钱,都保管得很好。但是如果哪天家长说要把没收红包,或者暂为保管,那么这时孩子很可能马上抗议说"不行,这是我的压岁钱。"
当亲戚、朋友把红包给了孩子之后,这便成了他们自己的财富。
如果被父母拿走,就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损失感,将远远大于获得红包的快乐。从照顾孩子情绪和感受的角度来看,家长不要没收孩子的红包,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难过,甚至对父母产生不满的心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金钱的管理没有意识,除了会让孩子走上歧途,还可能会剥夺孩子认识金钱的机会,使孩子丧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
从小无法正确认识和驾驭金钱,哪怕长大后拥有再多的财富,都无法弥补孩子那颗穷得千疮百孔的心。
最可怕的是,孩子长大后由于极度缺乏安全感,而不惜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来敛财,成为金钱的奴隶。
3、 让孩子管理红包可锻炼财商
父母不应该没收孩子的红包,而且还应该借助红包培养孩子储蓄观念,锻炼孩子的财商。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一个人未来的财富并不取决于他的智商和情商,而是取决于他的财商。"
培养金钱观就是培养孩子的财商。财商主要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创造财富以及认识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即是价值观);二是驾驭财富以及应用财富的能力。
财商已经被列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之让孩子管理红包可锻炼财商一。
在西方国家,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理财习惯的培养。美国有一所叫Walter Bracken STEAM的学校,是一所"学生银行",这是一所专门为学校的孩子而开设的真正的银行。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储蓄、存款,还可以获得利息收益。
这所"学生银行"的设立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管理财富的习惯,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储蓄观念",是非常关键的人生观念,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如果拥有良好的储蓄习惯,那么他更不容易遇到财务危机,收入与支出平衡得当。
这启发中国的父母,我们也可以当孩子的临时"银行",让孩子把压岁钱存储到自己这里,让那个孩子学会存储、支出的理财行为,而不要直接没收他们的红包。
家长切勿没收孩子的红包,一方面,这种行为本身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父母完全可以借助"红包"来培养孩子储蓄观念,锻炼孩子管理财富的额能力。
此外,家长可以帮孩子暂时管理红包,但一定要记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延迟满足"的能力,孩子将终身受益。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
理解红包背后的含义
很多人认为,孩子只是成人之间人情往来的桥梁,其中也包含着家长之间的财产交换,因此大笔红包应当上交父母。这是个认识误区。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给红包是传统的习俗,也是一种祝福,而在法律上属于一种赠与行为。
实际上,红包一直以来就是春节期间,长辈给予孩子的一种祝福。我们应该遵循这种祝福寓意,不要过分强调红包金额的大小,更不应该以金额大小定义情义大小。
把红包的所有权还给孩子
首先,家长要把红包的所有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行保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后对孩子如何处理这笔钱不管不顾,家长要在一旁引导孩子科地支配红包。
爱德华·罗伯特·布尔沃说:"管理金钱,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
除了父母必须承担的义务,例如伙食费、学费等等,孩子想要去旅游、买新鞋子、去麦当劳,家长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规划,让他用红包买单,同时指导孩子做好账本记录。
父母的引导为的就是帮助孩子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钱财,从而获得真正的财富自由。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中学会了自律和取舍。
让孩子学会消费必需品
如果限制孩子花费,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对金钱更加好奇和渴望,用错误的方式追求金钱。
所以,我们要理解红包是可以让孩子自行支配的,但是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应该买什么,不应该买什么。"花钱花在刀眼上",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消费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要的东西,这样才能使红包花得实在。
教育孩子投资自我
教孩子处理财务时,可以教育把钱花在投资自身身上。比如把钱花在学习游泳、学习乐器……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也可以让孩子把钱储存起来,等出现更有用、更有益的东西在去花钱,而不是收到红包就马上花完。
我是吴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1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