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所载:2010年12月1日,在山东济南“远近闻名的山大夫”因病逝世,享年103岁,按照其生前遗愿,山东省红十字会在山大夫逝世后第二天接收了他的遗体,然后转交于山东大学医学院。
山大夫在山东济南的知名度很高,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每周六日给济南市民免费看病,因此很多济南市民都认识山大夫,在山大夫逝世后,很多济南市民都自发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山大夫一生治病救人,悬壶济世,逝世后都将遗体捐献,用以推动医学事业,堪称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神医!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山大夫并非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更为离谱的是,他曾经是侵华日军的一员!那一个侵华日军是如何变成“德艺双馨”的老神医的呢?这背后又有什么离奇的“内幕”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先得从山大夫的身世说起
山大夫原名山崎宏,籍贯日本岗山县,“山”并不是他的“姓氏”,只是他用来掩人耳目的一种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百家姓》中确有“山”姓,排在227位)。山崎宏1908年11月出生在岗山县一个医学世家,自幼学医,天赋极高。
1937年,也就是“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在国内广泛征兵,按照日本法律,山崎家有两个儿子,必须出一人参军,当时山崎宏的大哥已经成婚,山崎宏便作为山崎家的代表加入了侵华日军,随后随侵华日军步兵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及其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所统领的部队来到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山崎宏由于出身医学世家,是被作为“特殊人才”吸收到军队中的,因此他在军队中担任的是兽医一职,负责军马的健康,并非一线作战人员,而且山崎宏自幼接受的教育就是治病救人,这使得他对日军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慨,而且这与他想象中的“大东亚共荣圈”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一番思量之下,山崎宏决定从军队逃跑,返回日本,精心策划两个月后,山崎宏做了逃兵,他的军旅生涯前后加起来还不到六个月!
从军队逃出的山崎宏直奔山东,在他的印象中,只要跑到山东半岛的“尖”(荣成市),就离自己的家乡很近了,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山崎宏预计自己的这段“旅程”要走好几个月
谁料这一走就走了几十年
山崎宏逃走时正是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大半个中国都在打战,他只能跟着躲避战乱的难民走走停停,朝着山东境内“缓缓移动”,这期间他由于不敢暴露日本人的身份,就伪装成哑巴沿路乞讨,不少中国人见他可怜,都给他提供一些食物和水,这使山崎宏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意,行至济南境内时,由于战争的影响,山崎宏不得不停下来“略微修整”,没想到这一修整就是数年之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断绝了回家的念想,决定留在济南境内,并开始学习汉语。
抗日战争结束后,山崎宏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便隐姓埋名,化名“山大夫”,开了一家小诊所,这期间他经人说合,与一个逃难的唐山女人结为夫妻,唐山女人还带着一个女儿,山崎宏对此并不在意,还为她取名山雍蕴。
自从山崎宏做了逃兵到他开诊所、与唐山女人结婚,他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这越发让他对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感到耻辱,越发觉得有愧于中国人民,所以当他在广播中听到我们的伟大领袖说“为人民服务”时,他就在心中打定主意,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日本人赎罪!
山崎宏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自己开诊所时,不仅为穷人免费看病,还常常自掏腰包为病人买药,后来他进了当地的公立医院,便坚持每周六日为济南市民免费诊病,而且在公立医院工作的几十年中,他每次都将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自己一直领着微薄的薪水,就算如此,他还要将钱攒下捐给有需要的人!
虽然山崎宏早已熟悉了中国的土地,早已爱上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但他内心深处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思念着那个盛产葡萄的岗山县,思念着阔别几十年的亲人!
因此山崎宏闲暇之际总会把自己关在屋里默默流泪,他以为自己此生都没有机会回到日本了
然而事情在1976年有了转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作为美国“小弟”的日本也开始尝试与中国修复关系,随着两国关系逐渐好转,山崎宏终于回到了阔别四十年之久的日本,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岗山县,彼时的他已年近七旬,在自己的家乡,山崎宏看到了亲人们为他立下的灵位,又亲眼看着亲人们撤掉他的灵位,亲人们希望他留在日本,并为他在医院找了一份高薪工作,但山崎宏拒绝了。
他思念日本,思念家乡只是心中的“执念”,他真正热爱的还是中国,是那块他生活了四十年之久的土地!在日本逗留一段时间后,山崎宏回到了中国,并将在日本购买的日文科技图书和一个心电图仪,捐献给了济南的图书馆和医院!
2010年12月1日,山崎宏老人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小结:
在山崎宏老人的书桌下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美德”,这是山崎宏老人一生的信仰,他为之奋斗一生并最终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最后也将自己的遗体捐给了中国,这也是他最后能为大家做的一点事了!
虽然山崎宏老人一直保留着日本国籍,但在我们心中,他已经成了我们的一员,他永远是那个“远近闻名的山大夫”,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说“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但我们更愿意相信世界还是像山大夫一样的好人多,还是光明多!
参考资料:《人民日报》《暴风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0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