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国七雄:从胡服骑射,到长平之战,赵国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战国七雄:从胡服骑射,到长平之战,赵国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战国初期,在“三家分晋”的三个国家当中,魏国实力最强。由于魏国错误的政策,想兼并三晋,魏国先占领赵国邯郸,后来攻打韩国。如果,不是魏国树敌太多,赵国和韩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前就已经灭国了。

但是,魏国对于人才的任用一直没有重视。以至于吴起奔走魏国,而去了楚国,楚国变强大了。孙膑被庞涓迫害,逃到了齐国,齐国强大了。最要命的是,魏国没有任用商鞅,让他去了秦国,结果秦国强大了。魏国在马陵之战以后,一蹶不振。尤其是魏惠王死后,魏国在中原再也没有了发言权。

《战国风云》赵武灵王剧照

在战国后期,能在军事上与秦国抗衡的也只有赵国了。在楚国的楚怀王和齐闵王还在世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可以抗衡秦国。但是,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以后,吃了几次败仗,最后死在了秦国。楚国被打残以后,紧接着就是乐毅伐齐,导致齐国差点灭国。所以,这两个国家衰落以后,赵国悄然崛起。

为什么说,战国后期只有赵国能与秦国抗衡呢?原因在于,赵国出了一个改革型国君——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与其他国家的君主不同,其他六国都是借助外人来改革。而赵武灵王,是通过本人来改革来推动军事的进步。赵国由于地理限制,在经济上很难发展。由于靠近北边的胡人,赵国常年跟胡人交战,以至于赵国在军事上从来没有怠慢。

赵肃侯去世以后,15岁的儿子赵武灵王即位,各国趁机派出庞大的军队到魏国来吊唁,赵国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几个强国吞并。好在赵武灵王也是一个有智慧的君主,在大臣肥义等人辅佐,赵国提高了军事戒备,并禁止吊唁国带兵进入赵国,只允许各国国君的吊唁物品入境。由于赵、韩、宋结成了联盟,其他诸侯国进入赵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对于一个15岁的小毛孩来说,能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已经很不容易了。

胡服骑射

战国的局势瞬息万变,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总的来说,魏国霸权衰落以后,战国就成了秦、齐、楚三家的天下,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发言权。而赵国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向北边的中山国扩展,两国战争不断,赵国在与中山国初期交手的时候还吃了败仗。

当时的赵国,东边有齐国和中山,北有燕国和东胡,西有楼烦和秦韩。赵武灵王觉得赵国的服饰笨重,宽袍大袖不利于齐射。他淘汰战车,改用骑马射箭的作战方式,对赵国的军队进行了改革,历史上称之为“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了表示决心,亲自穿胡服上朝,很快被国人认可。

长平之战

公元前296年,赵国灭掉了中山国。并北击匈奴,向林胡、楼烦频繁用兵,赵国的国土深入了蒙古草原。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的军事力量,仅次于秦国,成为东方六国实力最强的国家。然而赵武灵王晚年却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把太子赵章废掉,将王位让给了次子赵何,结果导致“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去世以后,赵惠文王时期赵国有蔺相如和廉颇这样的大臣,赵国还算稳定。但是赵孝成王即位以后,赵国与秦国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为了速战速决将廉颇撤换,而改用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以至于赵国被秦将白起坑杀了40万人。后来赵国又出了一位名将李牧,本来可以为赵国续命,结果也被昏庸的国君杀害,当秦国灭赵的时候,赵国已无将可用,最后国破家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008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