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照顾自己,这是独立性;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主动承担家务,这是责任感;做家务过程中,可能不尽完美,但是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这是自信心;不仅如此,动手实践、做事有条理、学会规划时间……这些都藏在像家务这样的小事里面。
人生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想让孩子乐观、勇敢、自信,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去探索,成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失败则会让孩子积累经验。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获得高薪工作可能性高4倍,失业率少15倍。不做家务的孩子生活适应能力差,长大后易造成性格孤僻等问题。
如何锻炼孩子做家务?智慧父母要明白3件事,轻松养成勤快宝宝
1、赞赏孩子
“宝宝真棒,多亏你,妈妈才能空出手来做其他事。”“多亏宝宝每天给狗狗梳毛,你看它现在长得毛色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当孩子得到肯定,成就感油然而生,自然更愿意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了。
爱孩子,绝不是把他养在蜜罐里,父母教会孩子生活技能,其实也是在教他适应社会。
2、把做家务,变成“玩家务”
引导孩子做家务,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比赛、或是进行互动。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做不好就不让孩子接触。要鼓励他动手去做,甚至不厌其烦地教孩子操作:“看,浇一点洗衣液,再按这个键,待会臭臭的衣服就变得香香啦!是不是很神奇?”
利用小孩的好奇心,我们在语言和形式上可以让这件事变得刚好玩,孩子自然就更愿意参与进来了。
3、学会示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引导孩子做家务,家长有时候需要适当地示弱。
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霍思燕分享了自己育儿之道——学会示弱。
我们常常会觉得孩子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不好。但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想要学会成长,就一定要经历失败。所以哪怕孩子做的不够好,我们也不要去阻止他们。
学会适当地示弱,激起孩子的保护欲,久而久之就会把家务事当成自己的责任了。
过度的爱与保护,最终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只有具备生存技能,才能在探险人生路上,面对风雨时,能毫不畏惧,冷静应对,守得云开见月明!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好的习惯孩子受用一生。 您在家里给孩子的环境,是读书的氛围,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您给到孩子的正是孩子所需要的,所以请您不要犹豫,抓紧时间,难得的亲子时光陪孩子一起度过。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成长路上没烦恼》一共有10册,每册80页,绘本中包含:《面对困难我不怕》、《遇见更好的自己》、《我要为自己喝彩》、《做个受欢迎的人》、《再见了,坏习惯》、《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把父母当佣人》、《我要努力当学霸》、《我能管好我自己》、《挫折面前不退缩》。
本系列针对习惯养成、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方法、情商培养、爱心培养等方面问题。选取了简洁、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励志故事,加以一针见血的评点剖析,让孩子可以从故事里获得成长的其实,得到美的熏陶、爱的润泽、智慧之光的照耀,给孩子送去温暖和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每篇故事均配有精美插图,与文章相得益彰,每一个小故事都很温暖、亲切,生动再现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各种道理。
全套共10册,仅需75块钱就能包邮到家。平均一本七块五,一顿早餐钱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多种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学到的东西是无价的,相信这是家长给孩子最棒的投资!家长们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