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制定了一项总额108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日本政府将拿出约2435亿日元,帮助日本企业把在中国等国的工厂撤回日本国内。
日本政府出台这一措施的背景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来自中国的口罩、汽车零部件等商品的供应受到严重影响。这让日本意识到商品的生产制造过度依赖某一个国家,将使得供应链变得十分脆弱。
日本政府这一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明确提出对国际供应链进行改革,帮助日本企业将海外生产据点撤回日本国内。具体措施包括:
1、对于严重依赖中国等个别国家供应的商品和零部件,日本政府将帮助相关商品的日本制造商把工厂转移到日本国内。工厂转移所需费用,政府为中小企业负担三分之二,为大企业负担二分之一。
2、 尤其要加大对生产口罩、人工呼吸机、防护服等紧急物资企业回迁的支援,这类企业工厂转移经费的政府负担额度,中小企业提升至四分之三,大企业为三分之二。
3、同时,对于将工厂分散到东南亚等地的日本企业给予扶持。工厂转移相关费用,政府为中小企业负担三分之二,为大企业负担二分之一。
资料显示,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了不少工厂的关闭,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也受阻。数据显示,今年二月份日本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4%,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量下降了近一半。
一位参与制订该计划的日本高级官员对记者表示:“供应链多元化非常重要。”“除了迁回日本本土,厂商今后很可能要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转移一部分去亚洲、非洲等多个地区。”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关辰一说,“一些着重于出口的在华日本制造商已经在考虑搬迁,此次政府预算肯定会为这一行为提供动力。” 他说,那些着重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制造商(如汽车厂商)则不太会搬迁。换句话说,向日本提供配套零部件的在华生产企业,因为本次疫情导致零部件供应中断,影响到日本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这些日本企业本来有意迁移出中国。这次日本政府列出专门的预算,算是助日本企业一臂之力
众所周知,中国即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主要市场,很多日本企业将生产据点设在中国。近年来伴随中国人力等各方面成本上涨,日本经济界开始呼吁实施“中国+”的策略,将生产据点分散开。新冠疫情正在强化这一趋势。
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月份日本国内电脑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4%,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的减幅更是达到25%。
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不亚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企业经营者们正在考虑怎样降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来源:半导体行业联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9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