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读《塑造精英二代》,思索回归理性的教育,造就面向未来的孩子

读《塑造精英二代》,思索回归理性的教育,造就面向未来的孩子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众所皆知,育儿是一场修行,而尊重孩子的发展,是修行的基本功。

《塑造精英二代》一书由留美教授施冬健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里面有施冬健教授长达二十年私塾的实践与思考,有他对个性化孩子教育的实证。细致阅读,便能从深入浅出的案例中,吸取到独到精辟的育儿理念,碰撞出新的闪亮的火花。



读书要成功,重点是调动孩子的内驱力。

人为什么读书?

有人答:“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当然,这是思想层面的目的。从现实出发,我们读书无非是想:光耀门楣、出入投地、增加见识、获得机会......总之,读书是我们最快捷实现梦想的一种。

读书成功,归纳有六个因素:

  • 智力
  • 父母教育
  • 学校教授
  • 自主学习
  • 学习方法
  • 适当辅导

如果以重要程度划分,个人觉得除了父母和学习教育外,自主学习应该是放到重要的层级。

自主学习需要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控能力。自我实现需求,才是长效的激励力量。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级递升。现在许多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的第四、五级需求——求知欲尊严很难唤醒。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一马平川、舒适无比的生活,容易让孩子丧失斗志。更有父母,过度心疼孩子,不让他们双手沾染“阳春水”,认为做家务是低档的体力活,看孩子拿碗洗,立马抢过来说“你洗不干净!”叫孩子扔个垃圾,屡屡拿钱作诱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观念下的父母,没有想到生活即教育,做家务其实是一项能力:

1、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2、做家务会形成“肌肉记忆”,提升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3、使孩子统筹规划、协作等能力得到培养。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5、理解父母艰辛,培养孩子的平常心。

激起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感知尊严,从孩子的存在感、价值感出发,让孩子从动手做家务小事开始,全面调动孩子的自我实现需求(即内驱力),是孩子一生进取的“太阳能永动机”。

精英式教育,培养“万金油”还是“社会人”?

北、上、广、深等中心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看起来很高级的“富二代”培训项目,学费动辄数十万元。学生们学的正是国际通用的标准:除了基本的经济、金融、贸易外,还涉及品红酒、高尔夫、国际社交舞、社交礼仪等。

中国式家长已然瞄准靶子,准备以高昂的代价把孩子培养成“万金油”,精英教育成了一件堪比LV、DIOR等大牌的奢侈品,固化成流水线上的统一标准,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这样就无愧于孩子,无愧于父母之光荣称号。

反观古时候的“六艺教育”,涵盖:品德与修养、体育与军事、文学与科学。这些都是贵族子弟今后担任官员、为人处事、远见卓识的必备技能。而后,君权统治体制,每一朝代掌权者的不同喜好、个性,促使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教育制度,也变幻成为统治者把控百姓思想的武器。

再观中、美等国的精英教育。

英国的贵族体制一枝独秀,从孩子童年、少年时代,英国传统贵族子弟内树家庭形象,并提倡尚武精神,广泛阅读和游学经历,将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

美国的精英教育,以奥巴马为例,非洲血统的他,经过颠沛流离、贫困动荡的生活,甚至吸食大麻的过往,幡然醒悟。最后他突破种族界线,一步步成长,读取哈佛博士学位,竞选成功后开始政治生涯。历史上林肯、罗斯福等名人,皆有着名校毕业的经历。美国对精英的要求,多来自于名校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的要求,是美国的传统观念

无论中式还是英美的精英教育,都要经受社会生活的检验。

受教育程度,不一定和孩子的未来捆绑

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在学习中排名前列,却未想到他在工作中却碌碌无为;有的孩子默默无闻,人群中普通一员,进入社会却如鱼得水,后劲十足,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终其原因,无非是孩子学用脱节,只有理论、缺乏实际。

长期的书香智慧,却没能转化为孩子生活的能力。曾有新闻报道有少年成绩优异、被国内名校录取,却因自理能力差、被学校劝退的事例。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人终究是社会化的动物。

所以家长在为孩子的成绩焦虑时,更应该花时间在孩子成为“社会人”的学习上。

教会孩子做家务、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规划孩子的日常开支、让孩子决定自己的课外学习项目、欢迎孩子加入到家庭大事的讨论中。

理性思维的孩子,才能步步找到独立的自己,并逐渐适应脱离父母的生活,最终如大树般茁壮挺拔,坚定地走向社会。

适应社会者生存

剖析成功者人格,成功需要什么?

苹果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不可不提的一位领导。他的成就无可厚非,也被世人称为梦想家、艺术家、创新者。

可他喜怒无常、脾气暴躁,甚至“人格分裂”。固执已见、藐视常识,是一些下属对他的评价。他超乎常人的控制力,常常让下属感到崩溃。

他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美国心理学家塔布斯和克里斯特的“大五人格特质”来分析,确有值得学习之处。


乔布斯生前照片

大五人格特质,即“尽责性维度、外倾性维度、经验开放性维度、情绪稳定性维度、随和性维度”。乔布斯在前三项有着绝对优势,他责任心强、以绩效为导向,愿意承担,富有创造力和活力,所以他带领团队取得一次次的成功。

但他后两项却差强人意,性格怪异、易怒易躁,如同一座“活火山”,随时爆发灼人的火焰,令员工害怕、不敢亲近。

这些敏感、神经质、焦虑、过度紧迫感的性格,使乔布斯身体衰败,导致他英年早逝。

真正的成功者,身体健康是第一要素,大五人格特质不可缺少。

孩子的性格养成,要从娃娃抓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抓起,在深刻理解人生和事业的关系,体会到幸福的真谛后,我们要重视大五人格特质的重要指导意义,努力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

定义精英,回归理性的教育本质。

《塑造精英二代》,阐述了作者对精英的定义:

精英=人生幸福+事业成功+有益社会

人生幸福,源于内心的感受。孩子能感受到宇宙博大、万物精深,甚至只是一片叶落带来的剪影,一声鸟鸣赋予的欢喜,足够。

事业成功,基于父母和孩子对事业的定义。而父母的想法,是孩子思维的导向。有健康的身体,有有趣的灵魂,有正确的人生观,有自我价值的体现,被自我认同,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有益社会是很多人年少的梦想。教育孩子要 拥有强烈的公德心、积极的参与热情,长大后用自已的特长,为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别忘告诉孩子:做公益,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做秀买乖,而是心甘情愿,为他人送去一点光和热

人生的大智慧,莫过于此。

调动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树造大五人格特质都是可取可鉴的经验。

只有回归理性的教育,才能真正塑造面向未来的精英二代。




想妈,亲子导读师,阅读践行者,芳疗师。

一点星火,一点智慧。

与千万个家庭和父母共同成长!

(请添加我的头条号,更多精彩与你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888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