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经常打人,你该怎么引导?所带来的危害,不可轻视

孩子经常打人,你该怎么引导?所带来的危害,不可轻视


“宝宝,你怎么又打人了,妈妈不是告诉过你不能打人吗?”

“宝宝,你要是再打人,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么爱打人的小孩,妈妈不要了!”

“这么爱打人,妈妈也让你尝尝被打的滋味”一顿暴打

……………………

家里有爱打人的孩子,应该对这几句话不陌生吧!

但你们可知道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亲子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过: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攻击性的冲动,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但冲动跟实际行动是两回事。为什么孩子的冲动会变成了行动?除了与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关,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家庭的教育有关系。

01

在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打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特别是男孩。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的意识开始萌发,语言表达能力差,事事都是以“我”为中心。凡是不合我意的,我想要的东西不给我时,就开始打人来发泄不满。

02

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与父母玩耍期间,不小心打了父母的脸。父母给出的反应是:开心的抱着宝宝,并对宝宝说:“这小家伙,还会打爸爸妈妈了,力气还不小!”

03

孩子会走路时,跑来跑去撞到了桌椅板凳,或者被玩具绊倒,大人立马抱起孩子,并对孩子说:“都是这破桌子磕着了我们家宝贝,咱们打它。”大人拉着孩子一起打。

04

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打架,从不顾及孩子是否在场。他们在看到大人解决问题使用拳头,自然也会模仿。

05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有很多部动画片具有暴力行为的,可就是这几部小孩最爱看的,父母却毫无意识。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是最强的,看着里面的动作,他们便开始模仿,其实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选择健康的节目,远离暴力。

……………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而童年则是孩子一生美好的时光。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的打人行为千万不能心急处理,更不能以“以牙还牙”的方式处理,让孩子伤心,错失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当你的孩子举起他的小拳头,你可以这样做:

01

控制我们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他。心理学中解决冲突的第一位是先接纳情绪,再处理问题。遇到孩子打人首先要冷静。孩子打人后,比起处理方式,我们处理时的态度更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我们先不要急着讲道理,可以暂时带孩子去个安静的地方,辅助孩子平缓情绪。隔离一小会,再去询问打人的原因。不听孩子讲明白打人的原因,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为何生气,也不会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

02

做好移情教育,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发现很多习惯霸凌甚至少年犯罪的孩子,他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特别差。被他们欺负的孩子已经很痛苦了,他们却感知不到,或者无所谓。这就是从小缺乏移情教育。当弄清楚孩子打人的原因,我们需要给他描述被打孩子的感受,让她知道自己“打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比如:你这样打弟弟,他会觉得疼。你看,他都哭了!如果别人打你,是不是也会很痛,也会哭?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他意识到打人是错误的。

03

家长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在孩子面前注意文明,不崇尚暴力,孩子才能以此为榜样要求自己。美国儿童咨询师曾说:“最需要爱的孩子,往往会用最不可爱的方式来讨要爱。”打人的孩子往往是孤独的。常常抱抱孩子,多陪陪孩子,陪他走过成长中的每个重要时期,让他知道爱比拳头更有分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53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