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船夫在知乎刷到这样一个问题:
考上公务员,你后悔么?
换作平常,我基本直接忽略,去看下一题了。
但偏偏今天办公室窗外春光明媚,盛开的樱花树上几只小鸟跳来跳去,安静的院子里只有吹过温暖的风,岁月甚是静好。想想这么难得的好时光,屏幕对面的提问人却还在苦苦思索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心生同情,就随手答了一句:
体制内,玩得是心态
话送有缘人。不知道这句话他听不听得进,看不看得懂,帮不帮不得到他。
这句话,是船夫曾经在乡镇工作时,一位快退休的老同志送给我的。那时,老夫年方二十一,翩翩少年、走路带风。志比天高,准备在广阔天地大胆作为。
参加工作了两年左右,热乎劲去了,精神头也去了一截,用朋友的话说就是,看我眼里少了一点光。
哪里还有光呢?参加工作前,想得是为人民服务,结果整天就是电话、文件、会议、材料,人民在哪里啊?以为天天就是国泰民安、人人幸福,结果群众矛盾多、突发事件多,一些关系很紧张啊,和书上写得不一样啊。本以为捧着铁饭碗,一生衣食无忧了,结果好像经费每年都在下降,不由担心工资还有没有保障。
关键是不敢和同学联系,他们嘴里出来的都是互联网、区块链,ABCDE轮融资,上市,期权,还有那刺耳的年薪、年终奖,朋友圈动不动发个团建个马来西亚……
一边告诫自己,人比人气死人,一边又忍不住打开朋友圈看看他们的幸福生活。偶尔还上招聘网站浏览一下有没有自己能投的职位,却发现,连写一个像样简历的能力都没有了,简历里写自己擅长写材料、打电话、搞接待?貌似没有市场。
后悔?迷茫?焦虑?烦躁?
辞职?不知道出去了能干个啥,现在这样好像也还行。不走吧,好像这生活也就这样啊,没太多可能性。领导前几天还跟我说,年轻人,未来是你们的,我看好你哦!似乎再坚持一下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能是有细心的老同志看出了我的这些变化。有一次,一起下了村后在路上吃工作餐,他专门跟我说:
小伙子,体制内,玩得是心态。
这话,一下点醒了我。我认真想了一下,参加工作后,我们考虑问题的思维都是外向的,都是从前途、财富、地位、人们的看法、同学间的差距等诸多外在方面来考虑的,没有认真向内挖掘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了适合体制呢?
其实体制内就是一个不同的“职场”而已
它有温情的一面,比如大家不用为考核、KPI之类的竞争
它也有虚伪的一面,你身边的人并不一定把全貌展示给了你,偶尔听到一个八卦会让你大吃一惊
它也有快乐的一面,总有陌生人给你鼓励、关怀,或者做了一点小事就收获了很多感谢
它也有痛苦的一面,加班多、委屈多、进步空间小、工作很枯燥等等。
面对这样一个“千面”的体制,你是否有“千变”的心态呢?
我想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后悔、迷茫等想法的同学,可能是不具备的。我们可以尝试从最常见的几种心态来逐一对照,你是否真的具备了?
「 平常心 」
船夫理解:体制内的工作是一份以理想信念为行业文化的白领工作。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理想信念,二是白领工作。前者每个体制内的同学都要天天学、常常讲,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你所在行业的文化。
这个文化贯穿所有岗位和体制内工作的始终,你得认可,不然到哪里都很难受,早接受早快活。后者决定了你的工作是平常的行政工作,没有太多变化,也没有太多惊喜,下有保障、上无空间,稳定的工薪阶层。
「 忍耐心 」
船夫理解:在有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忍受暂时的委屈。前提是要有光明未来,不然一切忍耐都是别人忽悠你的谎言。其实是要能忍暂时的委曲,人生必有起伏,不可能是坦途,有委曲的时候当修行,有坦途的时候当福利,是不是就快乐很多了。
体制内的忍耐不仅有工作上的,还是个人情绪上的,年轻人,还是要多些耐心。
「 共情心 」
船夫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不加于人。大白话,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不要求别人也喜欢。保持合理距离,尊重彼此意见,和而不同。
体现到工作中,就是能接受不同意见,谨慎发表意见,不管对方是领导还是同事,一以待之。
「 上进心 」
船夫理解:不强求职位上的进步,不放松对人生境界的进步。体制内的空间有限,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就科级。想想:花十年奋斗,实现正科退休和二十年搞二级主任科员退休的区别很大么?努力,但不强求,面对不公之类的笑一笑就过去了。
但在完善人格,追求人生的境界提升上,一刻也不能放松。不然,很容易在这种不算平等的竞争格局中“异化”哦!有事没事儿,想想自己是否还对新事物有兴趣,是否还有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没有,要提醒自己了。
船夫也是年过三十,才尝试开始做新媒体的。不图挣钱,只是希望不要被时代甩得太远。很多东西完全不会啊,慢慢学。毕竟,体制内,时间还是有的,就看你怎么用了。
当你这做了这些,可能是否后悔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吧!
公众号更新多一些,欢迎关注: 上岸前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