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Baby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爸爸妈妈们转发分享)
周末时带着孩子去逛超市,发现旁边有一个娱乐场地,所以就让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可是玩了还没有多久,其中有一个孩子和我的孩子发生了冲突。把这个冲突就是因为一个玩具。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之前也发生过,所以我就拿着另外一个玩具,打算去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即便是我走了过去,两个孩子还一直对着一个玩具在争吵和拉扯。我立即就对自己的儿子说:妈妈这里还有一个玩具,你就不要和弟弟抢了,你玩这个玩具好不好?
没想到儿子一口拒绝了我,他非要那个玩具不可,一边说还一边哭了起来。我害怕孩子在最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赶忙安抚了他几句,然后找了一个理由把他带回家了
在回家的过程中,我问儿子:你真的很想要那个玩具吗?可是那个玩具你之前也玩过很久了。没想到儿子却说:因为那个玩具最开始是我在玩,那是属于我的,而那个弟弟来了以后就一直在和我抢玩具。我自然要保护好我的玩具。
我知道在孩子心中对于玩具都有一种执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孩子之间总是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
孩子在抢玩具的时候,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
- 自己喜欢的就属于自己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对于物质的定义就是,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所以当他们有了这种意识以后,一旦有别人想从他们手中夺取这些东西,他们会非常的不乐意,而且还会拼命的保护住自己这些东西。特别是像玩具这种小孩子们非常在意的东西。
- 不懂得送给别人的意义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他们的意识里可能没有送东西这种概念。只要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他们可能就觉得是别人抢走的,所以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这些东西保护好。
- 我先玩的就属于我
当孩子去公园或者是商店里的娱乐场所时,就会有一种习惯,如果是他们先到的,那么那个东西就属于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公共资源的这种概念,只要放在自己手中的东西,他们就会自觉地发出一种界限。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共享资源,也要让他们懂得分享究竟是什么。
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孩子抢玩具的行为时,又应该如何针对他们的年龄阶段加以引导呢?
1-3岁时
这个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明确物权归属。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物权意识,当他们在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他们的,哪些东西不是他们的,而哪些东西是没有界限大家可以共享的。当孩子渐渐的有了这种意识后,他们便不会刻意地去与其他孩子争抢玩具了。
3-4岁时
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慢慢的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已经从物权极为强烈的时期过渡到了能够学会分享的时期。当孩子在一些公共区域和其他小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共同玩一个玩具,或者是让他们共同使用一个地方一起玩游戏。
其他注意事项
孩子喜欢和别人抢玩具,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正在谋求大人的关注。很多时候家长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为了能够引起家长的重视,所以就会故意做一些让家长注意到的行为和动作。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到后来会遭到责备和批评,但是只要父母愿意关注他们,他们还是会非常乐意的去做。
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家长们也一定要注意了。在帮助孩子解决抢玩具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和他们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抽一点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们。
孩子抢玩具这个事情,虽然看似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这背后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如果家长没有处理好,很有可能会引来孩子的埋怨,甚至还会伤害到孩子。
家长们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来处理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本文由Baby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7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