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道: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挺活泼开朗的,但一出到外面就变得有些孤僻、不爱说话,遇到认识的朋友也不会打招呼,就算遇到亲戚也是“难开金口”。这样不免留下了一个“没有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话柄,因此很多家长也是非常苦恼。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和其他人打招呼,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家长们别再逼着孩子打招呼了,学会这3个小技巧,培养孩子主动社交能力,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慢慢进步。
孩子为什么不爱打招呼呢?
1、孩子性格内敛、比较害羞
很多孩子的性格比较内敛、害羞,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很少会主动和其他人打招呼,他们并不擅长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用沉默来代替“打招呼”。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其实比比皆是,家长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引导他们改变害羞、内敛的性格。
2、对陌生人感到害怕、对家里人太过依赖
很多家长对孩子太过宠溺,不舍得让孩子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慢慢地孩子也会家里人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因此当孩子见到外人时,就会感到害怕和焦虑,完全不敢和陌生人有过多的沟通和交流。
别逼孩子“打招呼”了,这“3”种方法更奏效,家长应该早知道
1、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爱社交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长大点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有礼貌,那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做好一个爱社交的家长。
比如说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散步,遇见熟悉的人时,家长热情地和对方打招呼和交流,给孩子一个能模仿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也会懂得如何去跟别人打招呼。
2、给孩子表达的地方、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很多时候,当孩子有了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时,家长总会打断孩子,认为孩子的想法太过幼稚和不够实际。对于那些内心比较内敛的孩子来说,家长的打断和否定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话也会越来越少。
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等孩子说完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想法,若是孩子的想法有误,家长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千万不要加以指责,否则孩子就更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3、告诉孩子如何称呼对方
有的孩子见到熟悉的人不打招呼,是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因此,家长们平常时若是带孩子去拜访朋友,可以事前告诉孩子,见到朋友应给如何称呼对方,这样会避免很多尴尬和误会,也让孩子懂得了称呼和礼仪。
虽然大家都喜欢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但是希望家长们还是尽量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父母学会以上这3个小技巧,效果反而会更好。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培养性格与社交的绘本。比如说《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针对孩子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如果想让孩子美丽开放,就要去呵护,浇灌适合他们的养料,如果硬要拉扯,会让鲜花夭折永远也开不了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6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