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队伍初步具备了在编成内抽组1万人实施机动增援的能力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队伍初步具备了在编成内抽组1万人实施机动增援的能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0年4月9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春夏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春夏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副局长闫鹏先生,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先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先生。

我理解主要有三个关注点。第一,关于队伍跨区域增援能力的问题。大家知道,森林消防队伍是从军队体系中转过来的,过去也经常执行跨区域增援灭火任务。从1999年以来,森林消防队伍跨省区扑救特大森林火灾近20次,跨地市增援成了任务常态。可以说,森林消防队伍在这方面是有很好的基础。队伍转制以后,我们按照应急管理部总体部署,更加注重机动能力建设,积极与交通、民航等部门研究建立联合投送机制,配备了越野性能比较好的运兵车,加大了全要素、多梯次、远距离投送训练演练,像跨区远程机动能力,也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目前,森林消防队伍按照立足本地、辐射周边、支援全国的机动扑救模式,初步具备了在编成内抽组1万人实施机动增援的能力。去年我们以跨区增援组织形式先后完成了广东佛山、湖北孝感、山西沁源等重大灭火行动。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还会持续加强研究和探索,争取在编制、机制、装备等方面摸索出一条更加行动迅速、安全高效、机动灵活的扑救模式。

第二,关于跨区域增援的启动条件。这方面国家层面也制定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力量调动审批办法,对跨区增援的各种情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原则上由火灾发生地的政府依据火情风险提出申请,按审批权限报批后启动。但在火灾发展比较迅猛、风险较大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上级直接下令组织实施。

第三个关注点,提到关于灭火装备配备和如何改进提升的问题。大家知道,装备是战斗力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森林消防队伍始终注重加大装备建设的力度,也初步形成了指挥、侦查、输送、作战、保障五大类装备体系。特别是在灭火装备上,有风力灭火、以水灭火、化学灭火、航空灭火四类装备,我们在具体的行动中宜风则风、宜水则风、宜化则化,风水化相结合,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最大限度提升灭火效益。去年我们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为全队伍更新了越野运兵车,配备了大型履带式特种车、轻型全地形车,还有无人草原灭火车等机械化装备,以及无人机、夜视仪等新技术装备,装备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走好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式发展之路,持续加大机械化装备、信息通信装备、化学灭火装备建设的比重,特别是针对高山林区的山高坡陡、悬崖峭壁,火势发展迅猛、力量投送难、接近火场难、扑打清理难和扑救时间窗口较短的特点,我们将积极协调和推动在高原高山林区偏远的山区林区这些地方,优先发展森林航空消防力量,进一步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和重点区域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677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