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吴汉明院士:美施压华为反促“中国智造”提速,中国也有反制底牌

吴汉明院士:美施压华为反促“中国智造”提速,中国也有反制底牌

美国如果加码制裁华为,这一黑天鹅事件或将阶段性影响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半导体产业。

工信部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2个月国内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已同比下降了14.7%。

不过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吴汉明4月9日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提出,加快国产化进程,适度限制美国产品进口,反而有望使得以半导体芯片产业为代表的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最终获得长足发展。

倪光南、邬贺铨、褚君浩等院士也已纷纷表示,我国必须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狠下功夫,加快布局芯片生产线等核心技术领域。

最近外媒报道称,美国正考虑一项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限制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对华为供货。具体说来就是修改“直接产品规则”,规定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企业需要获得美国许可证,方可向华为供应特定的芯片。

对此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可以任意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其实是破坏全球技术生态。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就此表示,对于美方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中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规则调整”会波及全球产业链上的企业,各方都应该反对这一做法。假如美国启用“新规”,或使华为投入美国竞争对手的怀抱,将导致美国半导体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产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已达到“可用”阶段,因此美国施压并不会对中国造成太大的困难。

针对相关问题,4月9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吴汉明院士。面对美国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吴汉明表示,中国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底牌”,是有措施可以反制的。

吴汉明称,在极端情况下,不排除我国可能针对美方关闭部分特定市场,相应限制美国某些产品的进口。

在吴汉明看来,如果我国适度采取部分反制举措,对于美国企业的利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而倪光南认为,面对打压我国虽然“有牌可打”,但这些举措只会针对特定美国产品,并不会影响中国的整体营商环境,也不会影响更多的美国厂商来华投资。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进一步分析,现在芯片及其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越来越突出,我国需要有长远眼光从基础做起,加大对芯片生产线,以及精密制造、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投入。

目前业内还有观点认为,美国如果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半导体产业,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产业界也证明,美国对于我国“卡脖子”的能力正在减弱。4月9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披露,目前华为供应链已经可以做到不用美国的器件,但还是保留了少量的美国器件,主要是为了与美国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

余承东表示,原则上华为手机等已经可以完全实现对美国器件的替代,而且国内企业的能力越来越强,华为也给了国内企业更多机会。

事实上,外部挑战正有望转化为内部的机遇。

对此吴汉明提出,加快以半导体芯片产业为代表的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国产化进程,无疑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也表示,新挑战对我国提出了更多新的具体要求,包括存储、计算一体化、人工智能、算法等,我国必须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狠下功夫。

吴汉明进一步提出,伴随着华为加大将芯片等需求提供给国内企业,对于以国内芯片企业为代表的的“中国智造”来说,确实也会推动其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

图片来源:新华社、华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鹏

编辑:赵鹏

流程编辑:吴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6270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