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一家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老公是公务员,我自己也是一名小学老师,在我们这个三线的城市里,收入生活都是算得上中等了,而且女儿非常的聪明,读书在学校年级里面都是前几名的,参加过市里面各种比赛都有不同的获奖,虽然女儿时常有一些写作业时出现不专心的现象,但当时觉得孩子还小,成绩又这么好,我们根本不当一回事情。
到了初一的时候,孩子第一个学期成绩还可以保持在年级的前20名,但初一第二个学期开始,孩子的成绩开始下降了,于是想到帮孩子报补习班来提高孩子的成绩,我就花3万元给女儿报三科的补习班,每天放学后,我会带着女儿去补习班,直到晚上8点才能回家。吃饭后,女儿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功课,还要做完补习班的作业。
我会经常对女儿说:“乖女儿,妈妈可是花大价钱给你报的补习班,你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啊。”每次女儿都默默地点头,却从来不吭声。可是到了初一第二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女儿的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比以前下降了不少,直接下降到年级100名以后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马上升初二了,所以暑假还得接着补,又花3万的补习班费用,把初一复习,初二预习班都报上了。
到了初二第一个学期,由于功课的增多,女儿成绩还是在持续下降,严重影响到她学习的一个自信心,老师也经常反应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发呆,而且孩子变得没有像小学时候那么开朗了,经常放学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我们一家人越来越难沟通了,孩子甚至偶尔还冒出一两句轻生的念头,吓死我与孩子她爸了,于是又带孩子去看心理辅导,感觉孩子是不是心里出现了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医生说孩子出现了几个问题:1.学习压力感;2.情绪不稳定随着考试的成绩好坏,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3.焦虑现象: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恍惚、紧张不安;4.抑郁、自卑现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感、自卑感严重,没有一点上进心;必须要做心理辅导,否则孩子再这样发展下去,变成严重的抑郁症,就会有轻生的念头了;搞得我们再也不敢帮孩子报补习班了,按心理医生的要求,要无条件去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初二的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孩子的成绩下降到班里中等水平了,而且玩手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了,只要我们稍微说一下孩子,玩手机时间不要太久了,孩子会立即反驳说,我有抑郁症,你们想逼死我吗?孩子她爸与我焦虑得睡不着,却又不敢管控,到底怎么办为好?
这是一个妈妈哭着打电话向我描述孩子的情况,现在孩子上初三了,这次期中考试,考到班里倒数第2名,她真不知道这样下去,孩子会变成怎样,自己每天都要靠吃药才能入睡了。
请大家按左养右学教育的理念,改善孩子问题必须从孩子自身,家长,学校,监督执行四大方面,十大系统来分析讨论一下,这个妈妈在教育女儿时,出现哪些问题?同时希望大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学习了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