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这一生中,教给你知识的老师有很多,但是能从心灵层面给你以启迪的老师真的不多。每个孩子都是“小问号“,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位开启人生智慧的明师。《给孩子扎下传统文化的根》的作者钱方法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能引领孩子开阔视野、拓展胸怀、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传统文化明师!
扫 心 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界变成清净地……”
一天,当师讲到如何扫心地时,学生突然发问道 :“老师,心地难道也会有垃圾吗?”
师道 :“多着呢!”
“那我怎么看不到呢?”
“呵呵,只是你不明其中理,犹如目盲人啊!”
“老师,那您是怎么看到心地上的垃圾的呢?”
“呵呵,我问你,你会紧张焦虑吗?”
“有时候会有。”
“你会痛苦烦恼吗?”
“有时候会有。”
“你可知道为什么快乐的总是童年,烦恼的总在成年吗?”
“不知道。洗耳恭听老师高见。”
“这其实都是因为心被污染所致啊!”
“是吗?”
“心有多干净,你就有多快乐。”
“哦,那这个心是怎么被污染的呢?”
“欲望啊!”
“请师详解。”
“为什么快乐总在童年,不在成年?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外界环境影响也就越多,因此欲求也被不断放大。比如小孩子玩家家就快乐无比,大人住进别墅也不见得多快乐。比如小孩子玩个玩具车就快乐无比,而大人开个豪车也未必快乐。小孩子逗逗小蚂蚁就快乐无比,大人对着狗狗也生不起多少乐趣。”
“老师说得没错,真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心被蒙上了一层又一层欲望的油腻,被弄得麻木不仁。”
“那怎样来清洗这颗久被欲望之尘染污的心呢?”
“古人说,一日不读圣贤书,便面目可憎。圣贤经典告诉你如何放下太多的欲求,让自己葆有一颗干净的赤子之心,回归到本来面目。心若干净了,人生就幸福快乐了。”
“哦,原来还有如此之理。”
“是的,所以古圣先贤教人要从心上起修。如曾子说的‘明明德’,简单说就是教人扫除心上的染污 ;孔子说‘不贰过’,也是说不让心地再蒙尘 ;王阳明说‘吾心光明’,就是说自己去除了心中的染污 ;神秀说‘心似明镜台,勿使惹尘埃’,不就是说他全部的功夫,都用在扫除心中的垃圾上吗?”
“经师这么一指点,方才悟得扫心地之重要啊!”
“所以,让我们捧读圣贤书,找回本来心。离了烦恼去,唤得智慧开。”
“感恩师的教诲!”
摘自《给孩子扎下传统文化的根》(钱方法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0年3月 第一次印刷)
每个孩子都渴望遇到这样的老师!
· 全书73个问答,这些问题来自对生命充满好奇的孩子,回答则来自多年深耕一线的专任教师。
南怀瑾先生说 :“二十一世纪,医学将攻克癌魔,却有一种比癌魔更可怕的精神疾病将随此而至。”究其根本,是当代人大多被西方科技文明的外在富丽所吸引,而把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弃之不顾。这种骑着马儿去找驴、拔掉鲜花去种草之举,让人心灵荒芜,不能安定,常常生活在紧张、恐惧、焦虑之中。如何疗救?重拾传统文化,光大圣贤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本源,明白人生真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5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