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021年预计达万亿!你所讨厌的保险,正在爆发式增长,为什么

2021年预计达万亿!你所讨厌的保险,正在爆发式增长,为什么

2018年中国健康险保费市场达5488亿元,同比增长24.1%。2019年前10个月健康险保费已达6141亿元,同比增长30.1%,全年预计超7000亿元。按照如此增速,中国健康险保费到2021年将到达万亿规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从以上数据看出,近两年中国的健康险保费增长非常快,呈现了一种井喷的趋势。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前几年保费增长没这么快,而近两年增长迅速呢?

有人说近两年得益于银保监的强监管, 要求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的本源。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大幅度的惠民措施,只推出了不痛不痒的税优健康险。

有人说中国13亿人口,健康险潜力巨大,但潜力并不会自动转换为保费。

有人说近两年人均收入增长很快,但10%的增速并不会造就健康险爆发式的增长。

以上都有道理,但都不是主要原因。

那到底是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一、主观风险决定购买意愿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转移的是因生大病而面临的财务危机风险。

风险意识越强,购买保险的意愿就越强。那普通人是如何判断生大病的风险呢?

风险可以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客观风险是通过严谨科学的方法统计出来的客观数据,比如全国癌症发生的概率,但是这种客观风险是一种冷冰冰的数据,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的概率,就不会激发起普通人购买保险的欲望。普通人也不会闲着没事去计算这种数据。

而主观风险即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记忆、周围人发生风险的例子,依赖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获得性启发方式来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

什么是获得性启发方式呢?即人们通常根据周围发生的事情、易于提取的信息来估测某一类别的概率或某一事件的概率。一般说来,具有生动性、时间接近性的信息更易于回忆。

例如,当你问别人坐火车和乘飞机哪个更安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坐火车更安全,飞机出事故概率大。实际上飞机事故的发生率远远小于火车事故的发生率。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一旦飞机出事,各大新闻媒体都会大肆报道,人们会印象非常深刻。而当人们比较两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时,他们很容易立即想起关于飞机出事故的报道,所以回答说坐火车更安全。

那为什么人们喜欢通过获得性启发方式来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呢?

因为人们每天需要做大量决策判断,采用获得性启发方式来判断风险会更容易,相当于抄近路,去联想最生动、最容易回忆起的信息、例子来作出决策,获得性启发能迅速作出决策判断,所以普通人本能喜欢这样思考。

所以说客观风险人们并不关注,人们只关注主观风险,通过主观风险的判断来决定购买意愿。

二、主观风险达到临界值是健康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8年健康险保费增长率达到24%2019年健康险保费增长率达到31%,直到这两年才快速增长,这是为什么?

因为主观风险达到了临界值造成了爆发式增长。

怎么理解呢?

1、普通人的主观风险概率是存量概率

前面说到主观风险决定投保意愿,人们更喜欢采用获得性启发式方法来判断主观风险。而人的记忆是由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构成的,经历得事情越多,主观风险的概率就越大。

因此主观风险是存量而非流量,是留在人们记忆中所有风险事件的总和。人们能够记起的事情越多,主观风险就越大。

2、癌症客观风险增长很慢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2014年癌症发病人数为380.4万人,2015年392.9万人,10年来保持3.9%的增幅。按照癌症3.9%的客观风险增幅是非常慢的,这显然无法解释健康险的爆发式增长。

3、时间越长,主观风险越大

人们是通过大脑提取主观风险事件判断风险,那么人活得越久,经历的风险事件肯定也越多。并且癌症新发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大脑中关于癌症事件的记忆就越多,提取容易性和数量也就越多,其增长速度肯定远超过癌症增速3.9%的客观统计率。

例如,第一年癌症的存量数和流量数是100万,按3.9%的增速来算,第二年的存量和流量分别为204万和104万。因此,癌症存量的增长率远远大于癌症流量的增长率,自然普通人主观风险的增长率要大于客观风险的增长率。又因为主观风险的判断又依赖于存量记忆,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18年和2019年,主观风险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导致了健康险爆发。

4、社会交流的影响

当主观风险很高时,人们自然就关注各种健康和风险话题。比如预防癌症的话题、保险公司产品的话题,这种讨论一般发生在家庭内部、亲戚聚会、办公室等地方。

那么这种关于风险的话题讨论多了之后,会进一步加剧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从而去了解保险买保险。目前很多80后、90后的父母风险意识已经非常高,会主动咨询了解保险,未来这股消费力量不容忽视。

三、总结

1、人们的主观风险决定了投保意愿,主观风险取决于人们大脑中各种风险事件和提取这些事件的容易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大脑中的风险经历越来越多,主观风险会越来越高,风险意识也自然提高,加大了健康险的需求。

2、主观风险是存量,客观风险是流量。主观风险的增速远大于客观风险的增速。当主观风险达到临界值,导致了2018年和2019年健康险井喷式的增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426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