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
作者|黄小北 编辑|欣欣
这两年,由语文特级老师张孝纯创立的大语文概念一直被反复提及;而“部编本”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的一句“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的话,不仅让语文老师吓一跳,广大家长更是被惊得不知所措。
阅读的重要性被提上了空前的高度,可是很多家长,尤其是低幼学童的家长,要么觉得教改这事,离得还远;要么听人家说了阅读的好处,就带着孩子奔书店而去,可是买了一堆书,孩子却不爱看。
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没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进行有质量的阅读呢?
下面二个亲测有效的独家秘籍,助力你家孩子顺利走上高质量的自主阅读之路。
我家女儿现在在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二,语文成绩一直不错,我想这与她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
在女儿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买来了适合婴儿听的音乐、童谣类碟片,女儿是03年出生的,那时家庭大多用的还都是CD机,后来这台机子听得上盖都掉了。只要女儿醒着,就放给她听。
大一点后,又陆陆续续买了好多故事碟片,比如各种名著、科普故事,评书,国学,动画片音频等等,好多都是著名播音员诵读的。
后来发展到,她自己每天一有空就要听个没完没了。记得很清楚,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吧,迷上了《幼儿听庄子》,吃饭时听,睡前听,天天听,反复听,听时还不准家里人发出任何声音。
就这样一直听到幼儿园中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小区里一家教拼音的培训班老师,因为她家女儿和我家女儿是同一年生的,所以认识,有一天就问我们要不要来上拼音课,我说好啊,反正暑假也没事干。
没想到花了二个月左右时间,就把拼音学完了。原来真的只想着反正现在都是提前学拼音,因为听说上小学后,一年级老师拼音教得很快,不提前学跟不上的。
可是谁知道无心插柳柳成阴,却在促进阅读上高歌猛进,给了我一个惊喜。
事情是这样的,在女儿大一点时,我买了很多绘本,因为要上班,而且工作比较忙,基本上都是我有空时才能读给她听。
其中有一小部分绘本的文字注了拼音,女儿学了拼音后,就专挑这类书看。没多久,我发现女儿竟然能自己看不带拼音的童书了,我问她,她说字她基本上都认识,问她哪学到的,她说看那些带拼音的书学会的。
然后我又给她买了一些简单的非绘本类的大字童书,读了大概有半年左右,她识的字越来越多,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时就开始让她读有趣味的儿童类中篇,慢慢过渡到长篇。
记得有一本童话《蓝皮兔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出生在青子圩的荒原兔,为了躲避天敌霸王财的追杀,躲进樱槐谷。可由于食物单一,他们毛色逐渐变蓝。
为了实现妈妈的梦想,一只叫皮梗的小蓝皮兔,冒着生命危险,学会了与财共舞。在它的努力下,许多逃离青子圩的小动物重新回来定居,自然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当时买来时,女儿还不能自主阅读,我看中的是这本书附带的音频,诵读者是上译著名的配音演员,曾经为《佐罗》主人公佐罗配音的童自荣老师。童老师的诵读感情丰沛,让人一听就欲罢不能。
女儿对这本书讲的故事之前也是听了多次,没想到现在打开书,自己阅读基本没问题。
就这样,没有专门认过一张识字卡片,女儿不仅顺利过了识字关,还顺利走上了自主阅读之路。
在二三年级时,她已经开始阅读诸如《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等这类长篇小说。
而且在二年级时还在《未来作家》上发表过一篇小文章,对孩子也算是一种认可吧。
另外一位是我以前同事,她生了小孩儿以后,由于没有老人帮忙带,办了停薪留职,算是一位全职妈妈。因为时间相对充裕,在孩子阅读的培养上,采取的方法和我不同。
她进行的是大量的亲子阅读,而且是“指读”,主要是模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的作法。
从孩子能坐得住,就开始进行。开始是她“指”,后来慢慢过渡到她拿着孩子的小手“指”,再到最后是孩子自己“指”。
就这样,一路由绘本顺利进阶到长篇,也和我家一样,没进行过专门的识字学习过程,但孩子都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阅读名著,走了了自主阅读之路。现在这孩子语文英语二门课非常优秀,还经常给她妈妈推荐书箱呢。
总结一下我家和同事家孩子的认字和阅读过程,其实都是无意中先在脑子里种下了大量字的音形,最后自然而然促发了量变到质变,归根结底,家长无论时间有限,还是时间充足,只要适当做个有心人就足够了。
另外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读不懂名著。其实完全不必,尽管放手去让孩子读好了,千万不要觉得名著特别高大上,而非得郑而其重地等到多大年纪才可以读。
家长一定要有一个观念:书是不分年纪或年级的。
早读名著可以不受那那些所谓“大家”解读的影响,不会未读而先给人物下定义,加标签,更利于孩子自己思考。
我一同学就特别有个性,给她儿子买的书,第一件事就是把腰封之类能拆下来的都扔了,就是怕那些名人推荐语会让孩子先入为主。
作家闫红提起自己初读《红楼梦》,是在五年级的暑假,而且她说,一定要趁早,早到你还不知道它是如此伟大的一部名著,只是遇上了,很喜欢,愿意晨夕相伴,耳鬓厮磨,才能百看不厌地读那么多遍。
她还说,相识太早,就如青梅竹马,不需要正襟危坐地相对,比如那些冬夜,洗脚时将热水兑多了,两只脚架在盆上等,随手就把《红楼梦》拿过来,随便从哪一章看起,不觉入了迷,再想起洗脚这回事,盆里的水已经冰凉。只好再竞热水,这样的事,发生过好多回。
而且名著的语言相对更地道,结构紧凑,情节精彩,相比一些小儿书,更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所以说要想孩子的阅读有质量,一定要读名著,而且最好从幼年时就开始读名著。
因为从幼年时开始读的书,总像是从小结下的好朋友,平等而纯粹。一个人七八岁看到的东西,跟七八十岁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失去哪一段,都很可惜。
关于作者:黄小北,小米写作32期学员,工作之余喜欢看点闲书,愿我的分享能带给你一点触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3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