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为什么美国YQ这么严重,美股反而不跌了?

为什么美国YQ这么严重,美股反而不跌了?


这是指数家的第95篇原创

全文共3127字,阅读约需8分钟

最近两周时间,全球YQ仍在极速狂奔,全球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30万,美国的确诊病例则达到了33万,几乎是第二名意大利的三倍。

美国民主党在竞选广告中嘲讽特朗普,原来你说的美国优先、永争第一,就是指这个啊。

不仅仅是YQ严重,美国的各项数据也在继续刷新历史。

上周的初请失业金达到664万,3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非农就业人口减少70万,用纽约时报的话说,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就业增长结束,经济几乎停滞。

除了确诊数据大幅上升之外,最能说明YQ严重的数据,可以看看美国的新冠死亡率,已经逐步上升到了3%,再也不是一个“流感”级别了。

数据来源:wind

如果三月初YQ刚扩散时,就得三个熔断来宣泄情绪,那看到上面这些数据,你觉得美股应该跌多少?

NO,一点也不,上上周在美联储无限量QE和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加持下,纳斯达克上涨了9%,而上周数据最难看的阶段,也只是微幅回调了1.7%,在周一早上码字的时候,美股期货高开继续上涨了3%。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魔幻。

要理解这个背景之下,美股为何如此强势,没法简单的说因为跌多了所以不跌,得先看看YQ究竟是如何影响美股的。

对于美股而言,在我的分析框架中,把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分别是:长变量、短变量、技术变量。

1、 长变量是指这个影响因素很大很重要,但是发展速度很慢,同时体现出来需要的时间长;

2、 短变量是指这个因素影响直接,市场很容易对它做出反应,但股价调整很快一步到位;

3、 技术变量是指不直接影响股票定价的技术性因素,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加剧波动。

关于长变量,在2月底的文章《为什么美股说崩就崩了》中,列出了一些数据,说明美股下跌是迟早的事。

但是这些本来需要很长时间体现出来,而且没人能确切的知道是什么时间会是临界点的因素,在YQ的影响下全部都爆发出来,导致了美股崩盘式的下跌。

1、 美国企业债务水平和质量,机构对垃圾债市场担心由来已久;

2、 美国国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隐含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3、 美股上市公司持续天量回购,主动抬升股价迟早有尽头;

4、 资本收益远超劳动收益,贫富差距使得消费隐患大。

这些情况存在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但是YQ扩散之后,债券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危机,而上市公司也几乎都暂停了去年制定的回购计划,服务业停摆造成了大量失业,恐慌几乎是一浪接着一浪。

短变量则非常简单清晰,最重要的只有三个,包括YQ程度、选举风向、油价崩盘。

1、 YQ的持续时间,决定经济停摆对上市公司现金流和收入下降的程度;

2、 民主党候选人因为其政策倾向,被普遍认为对资本市场不友好;

3、 油价大幅下跌,给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原油产业链造成打击。

按道理说,短变量来得快去得快,对市场的影响很容易一次性定价,但是短期变量也可能转成长期变量。

比如说YQ持续时间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违约,或者影响了长期盈利能力,而不是短期的收入下降,那对股票的定价自然也不同了。

技术变量则是一直都存在,平时对市场几乎完全无影响,极端情况下就一起跑了出来。

1、 ETF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大量的ETF申购赎回对市场形成股价的同向影响;

2、 量化交易主导,华尔街大量的量化交易,在市场快速波动下自动触发指令,会显著放大波动,尤其是机器下单规则很容易不断往下追单,直到成交为止;

3、 资产管理产品的止损和平仓线设置,无论是对冲基金还是各种主权基金,都有相应的止损平仓机制,一旦被集中触发,会导致市场严重缺乏交易的对手盘。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股票定价的机制,以下公式可自行跳过:

P=EPS*PE

PE≈1/(Rf+ERP)

股票价格是由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水平决定的,而估值又跟无风险收益率和股权风险溢价相关,最终无论是什么因素,终归是要体现到这几个简单的变量上面去。

前面提到的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于企业盈利预期和估值水平,这是市场崩盘的原因,那么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先来看看长变量。

美联储两次重要出手,一是直接把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0-0.25%的超低区间,二是采取无限量QE措施支撑市场流动性。

大幅降低无风险利率,对估值PE形成支撑,而横扫市场全类型债券,起码在阶段性上缓解了市场的流动性问题。

而两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给居民直接发钱,也缓解了对于消费能力(生存能力)的恐慌,虽然长期看不一定足够,但是这个措施起码能维持三个月。

数据来源:wind

投资市场,为看不见的事情下注的毕竟是少数,长期变量对短期市场走势影响没有那么大,阶段性的恐慌止住以后,市场会重新评估这些因素,也就有反弹的机会。

我们看短期变量的两个因素,首先要明确股票市场定价包含的是预期,而不是现实,可以把这两个因素简化成YQ数据和特朗普的支持率。

现在看美国的YQ比较严重,这个预期其实是在美股下跌过程中已经完全反应了的。

在三周之前的文章《一个关键数据看海外YQ发展》中,当时以湖北的数据为基础做了测算,给出了YQ的预期,后来又用模型模拟了全球确诊病例的指数型发展趋势。

如果我用这么简单的常识性逻辑都能够得出这个概念,美国的专业机构更可能得出更精准的模型。

所以现在的YQ发展是完全没有超预期的,市场不会因为感性上的“严重”就再次定价。

反过来说,甚至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因素,这也是周一上来海外股市高开的原因。

意大利的确诊和死亡病例开始下降,初步看到拐点;而美国纽约州的新增确诊也开始下降,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全美国,除纽约州以外地区的总新增病例,也出现了一个下降拐点的趋势。

YQ的严重是一个相对感性的认识,事实上不仅现在的水平早已被市场预期到,而且更被关注的是边际的变化。

从选举前景上看,国内都觉得特朗普被疯狂diss,讲话也经常莫名其妙,但是他在美国的民调数据是创了上任以来的新高。

美国国民一向有灾难面前支持当前领导人的传统,关于选举,只用看一个问题,他们对亚裔的敌视就能说明,没有真的全怪到特朗普身上。

这两天的原油大幅反弹,非常受关注,在此之前原油价格一直在创新低,但是要厘清的是,下跌的是原油现货和近月期货价格,也就是说短期的价格不被看好。

但是稍微远期一点的8月交割合约,在3月18日见底之后就已经没跌了,市场对谈判早有预期,达成协议是时间问题,原油超低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数据来源:wind

而技术变量本来就不是一直会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在极端情况被止住以后,就完全不会过多干扰市场定价,这一点从不断下跌的VIX指数上可以看到,市场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

数据来源:wind

把这些影响因素都捋明白以后,结论就很清晰了,即便未来一到两周,美国和全球YQ继续当前的状态快速发展,美股(当然也包括A股)也不太可能大幅下跌,反而是继续小幅反弹的概率更大一些。

那未来还有没有可能爆发新一轮风险呢?

这个需要很强的前瞻性才能判断,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我把下一步的走势叫做增量信息推动,只有“超预期”的事情发生,股市才会进一步有大幅的变动,最大的几个潜在超预期事件有下面几个:

1、 特朗普一意孤行,要求短期重启经济,导致YQ更大规模传播;

2、 南美、印度、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YQ迅速发展到失控局面;

3、 美国医疗体系崩溃,基于20%的重症率,快速到达峰值无法承受;

4、 OPEC+对美、加、墨的要求不被接受,谈判失败,导致报复性措施。

我仍然不看好未来的美股,全球充斥了不确定性,只是短期振荡概率更大,对更长期走势的判断,需要更深刻理解市场逻辑,从数据中不断发现未来变化的蛛丝马迹,这样在下一次见证历史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发一个感叹的朋友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374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