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央行年内第三次降准,所释放资金最终流向或是楼市

央行年内第三次降准,所释放资金最终流向或是楼市

4月3日,央行再次宣布降准,这是央行年内的第三次降准。三次降准过后楼市不会再有“钱荒”。

为支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别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每次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算上这一次降准,央行将累计释放长期资金1.75万亿。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除了定向降准之外,央行还来了一个“特殊降息”。这个“特殊江西”说的是从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下调至0.35%。超额准备金率上一次下调已经是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从0.99%下调至0.72%。这一次超额准备金率的下调幅度更大。

超额准备金率是存款类金融机构除法定的准备金之外额外存在央行计息的资金。下调超额准备金率可以进一步地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金融环境不好政策就必须宽松化

在很久以前,各国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就是收紧资金。原以为金融危机收紧资金大家勒紧裤腰带就可以度过寒冬。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勒紧裤腰带只能适得其反。在事实面前,现如今遇到金融上的压力政策都会宽松化处理,让市场上的钱流动起来,扶持企业发展,刺激居民消费。

买房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居民消费,并且房地产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果可以刺激房地产消费那么经济的总体带动作用也会更佳。

央行屡屡放水,资金最终将流向楼市

我们可以注意到。央行降准是定向降准,用来扶持产业的发展。没错,就是因为这样的定向降准很多人都会觉央行放水与房地产没有多大的关系。但这样的理解并不对。

不论是资金的流动性提升还是产业得到扶持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可以持久的运行,职工可以得到应有的收入,最终稳定市场,增加信心而资金的流动就意味着人么要赚钱,赚了钱最终要消费。但是今年的整体疫情发展情况可以说是堵上众多居民消费的通道。就算是现在出现的一些报复性的消费也不会持续很久。那么最终这些钱总要有个去处。

但是对于居民而言,今年可以花钱的渠道非常少,除了吃吃喝喝几乎没有太多能花钱的地方。今年的整体经济环境也不好货币贬值。理财、存钱收益低,股市又有风险不稳定。反倒是楼市在今年表现得更加坚挺,房价从疫情当中的下调已经开始回升,并且不少城市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情况。这会让不少手中有钱,已经赚到钱的人产生购房的想法。毕竟资产的保值一直是楼市的强项。

所以说央行屡屡放水在扶持产业刺激信心之余,几乎所有人赚到钱之后都会朝楼市投一些钱进去。

房企融资渠道逐渐打通,楼市再无“钱荒”

从前年开始楼市调控的政策就开始控制房企的融资渠道,到去年下半年房企在国内的融资渠道几乎被堵死了。但是第四季度当中众多房企利用外资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局。

可是疫情的发生却让房企再次陷入“钱荒”。好在疫情当中各地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房企也想办法自救度过了难关。现在央行多次放水,政策对于房企融资渠道的把控也有所放松。融资简单了房企的后续发展也就更有保障了。再配合今年购房者的总体购房意愿提升,房企的“钱荒”问题可以说是已经基本解决了。

对于广大国人而言,买房几乎是个人消费的末端,也是最高端。因此,不论是从哪里释放的资金,最终的流入居民手中的都将流入楼市当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83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