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不做焦虑父母:3招奠定孩子学习和事业基础!

不做焦虑父母:3招奠定孩子学习和事业基础!


上一篇文章是对爱孩子的五个层次的前三个层次做了一个总结。

今天我们将会聚焦如何去帮助孩子去建立专注感,这里的专注感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而是整体幸福感的一种状态,这种特殊的状态是我们人类高级幸福感的来源。

这一点我们比较熟悉,也容易做到。孩子天然地对很多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玩多了的东西失去兴趣,再去寻找新的,就是我们成人说的“喜新厌旧”。

孩子和成人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孩子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而成人则是习惯了身边的事物,甚至没有太多感觉。所以孩子欢乐的笑声、开心快乐的事情都要比成人多,内在根源就是孩子原发性的好奇心远远强过普通成年人。

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就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契机,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无论是去接触大自然,体验各种境遇,还是在室内欣赏名画、音乐,为孩子讲故事,都是基于孩子强烈好奇心,被他们所渴望的。

比如对一个成人说,我有一本书,一个好的故事要读给你听,很多人是没有兴趣的,即使有兴趣,读一遍也就够了。可是孩子就会说,再给我讲一遍那个故事吧,一遍、两遍甚至十几遍他都愿意听,这就是在好奇心驱动下孩子的高度觉察。

成人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对一个故事百听不厌呢?对于孩子而言,每听一次对他来说都是在听一个新故事,在第一次故事中他听到了一部分情节,同样的故事第二次他又能发现一些情节,到第三次又能有新的发现。

总而言之,孩子之所以能够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并不是孩子比大人更耐心,恰恰相反,孩子的耐心比成人要差。就是因为成人每次都觉得是同样的东西,而孩子每次都在听新东西。

基于好奇心,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没有成人的一些不良的东西:简单地听一个东西然后将其归类。比如成人就会说,这个我听过,不就是什么什么吗?一旦内心形成这种观念,他对事情就不再好

为了满足并逐步建立更高的专注感,今天我们聚焦在一个具象化的主题上,就是“好奇心”,基于好奇心所从事的多样活动都与专注感体验有密切联系。

关于好奇心,家长都很熟悉,知道它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很重要

但是

好奇心到底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背后更深入的理解是什么?

我们作为家长怎样能真正地开发孩子的好奇心,为他的幸福和成功服务?

好奇心和幸福感的关联非常密切

好奇心越强,幸福感越高

塞洛普公司曾在130多个国家中选取了13万人,调查每日的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快乐多少,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排序?

结果显示,影响人每一天感受排名前两位的因素是:信赖他人以获得帮助和学到新东西。当把第二个因素分拆来看,其中的新奇感就是学习的契机和起点。这个调查和当下的积极心理学连在一起,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好奇心是一个人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另一个调查是把好奇心和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对2000多个60岁到8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一年的跟踪。

结果很有意思,好奇心强的老年人在一年之后依然健在的概率明显比好奇心普通的老人要高,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好奇心的衰退极有可能是我们神经系统疾病和身体健康恶化最初的征兆。

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密切关联

好奇心越强,创造力越强

很多家长都知道,中国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是最多的,物理、化学这些竞赛领域在世界上也都能拿到名次,但是真正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就很少,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的最大出发点成了考试,而好奇心退居其次,由于好奇心的不足,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和热情去从事更深的探索和研究,所以就很难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

创造力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层面的事,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事业都极端重要,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和大多数孩子相比更有发展。这本质上意味着我们的孩子要更有创意,更能够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样才能够区别于普通人,活出自己独到的人生。这背后就是创造力,它和好奇心有着巨大的关联。

好奇心跟智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关系

好奇心越强,学习成绩越好

这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一点,我们过去也说,好奇心越强,学习就越好,是不是这样呢?

科学家对2000名3岁儿童进行了好奇心和智力的测验,然后在8年之后又对同样这批已到11岁的孩子进行测验,发现当年好奇心测试中得分高的孩子,比得分一般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分数平均高了12分。我们知道智商100分是平均值,低于100分为智商偏弱,高于100分为智商偏强,所以在100分的基础上如果提高12分,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成绩。

这只是智商层面,好奇心和学习成绩还有更密切的关联。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想学,我们往往只能采取奖励、贿赂等方式,或者干脆强迫孩子学习。在促进孩子学习这方面即便是必要的,但也是无奈之举。对于单调的东西,不新鲜的东西,孩子天然就不感兴趣,于是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没有可能通过开发好奇心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促进学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59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