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金字塔则是古埃及数千年辉煌历史的见证。 在古希腊人列出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中,只有为首的古埃及金字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仍然屹立不倒。难怪古埃及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
金字塔最早开始建造于前2700年一前2500年。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叫伊姆荷太普的聪明年轻人,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来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6级的梯形金字塔一_这 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把法老的陵墓建成这种形状呢?这要从他们的宗教观念说起。金字塔高度的不断增加,以52度的斜面直插天际,都反映了国王企图让王灵进入天堂的愿望。此外,古埃及人眼中的金字塔形,还带有太阳神崇拜的意味。在赫利奥波利斯的阿蒙拉神庙里,有一小型四维锥体石块,外用铜或金箔包住,在阳光下烁烁闪光,那是太阳神的象征。古埃及人把此形状扩大数千万倍,屹立于沙漠之中,再把这种包有铜或金的石头放在金字塔顶,将太阳的光辉折射到国王的土地上,让人们领受到太阳神的恩泽。由此可见金字塔蕴涵着浓厚的宗教性质。
在众多的金字塔中,最享盛誉的莫过于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于安放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遗体,它建于胡夫统治时期(约前2670年),是古埃及规模最大的座金字塔,原高146.5米,因风化剥落,现在其高度缩短了将近10米。它的正方形底部,边长约230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胡夫金字塔用去了230万块3吨至30吨重的巨石,以51度的倾角向上修筑而成。其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误差少于1度,方位测定之准确令人吃惊。考古学家认为它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建筑师以右框星为指针定出来的。胡夫金字塔还是法国艾菲尔铁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虽历经三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
当然,这样宏伟巨大的建筑是需要大量的汗水,甚至鲜血的。根据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述法老胡夫令他的弟弟海米昂驱使10万奴隶,用了10的时间为建造 金字塔开通了道路,之后又花了20年时间才建起了这座金字塔。可见每一座金字塔的每一块条砖都凝结着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血汗。金字塔已经成为了埃及的标签,成为了埃及人永远的骄傲,也是人类珍贵的历史遗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