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大错特错!教育小孩父母要"达成共线"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大错特错!教育小孩父母要"达成共线"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完成某事,又害怕过于严厉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有的家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孩子面前演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严慈并教,软硬兼施,彻底让孩子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事。

在孩子出现问题或惹麻烦的时候,总是一方站出来打骂一顿,希望这样严厉的方式能让孩子长记性,明白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敢再次做错;然后另外一方就出来阻止打骂孩子,安慰孩子,想着让孩子不要被这一次教训吓到,让孩子严厉责罚的时候还能看到爱。

简单一看,孩子似乎就被家长收服了,孩子因为自己的错误被家长教训一顿,下次不敢继续再犯,但也及时对孩子受到的伤害进行安抚,避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父母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有效果的,因为严格和慈爱并行,不会说过度爱护或责罚孩子,这样的教育中和度高。

就像打了一巴掌,又塞给一颗糖,伤害就真的不在了?对孩子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答案是否定的,伤害已然出现,弥补或爱抚都无济于事。这样"红白脸"的教育方式方法很普遍,但这种方法确实不值得推荐的。

不要以为孩子被唬住就没事了,这背后产生的危害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只是孩子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事实上,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孩子明白,怎样才是对的,给孩子准确的是否标准,无论是对于孩子的发展、对于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才是最好的。

红脸白脸教育孩子的方式很普遍,但危害也很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家长教育孩子方面要如何达成共识呢?我们来详细地说说。

"红脸""白脸"配合教育孩子?

现在的父母都感叹,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管教太严格害怕伤害到孩子,管教不严又怕孩子被骄纵,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度成为父母心中的疑虑,总是担心一件事处理不好容易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父母的角色应该如何设置才是最合适的呢?

首先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家长是有责任去教育孩子,不能完全放任孩子自由发展,需要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环境是有规则和原则的,需要守好自己的行为边界,逾界是会受到惩罚的。

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父母总是"红脸""白脸"这样配合地来教育孩子,认为这样子既让孩子明白了规则,但也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这样的配合方式真的合适么?事实证明,这样的教育不好弊端多多。

虽然家长是出于为孩子好的想法才这样子做,但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会慢慢地识别家长的意图,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欺骗,不愿意轻易地相信父母,这样对于亲子关系造成影响。

"红白脸"教育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就像上面说到,这样的红白脸教育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只是我们父母方面认为地对孩子好,在孩子看来却不是如此的,孩子会对父母这样子的欺骗行为感到厌恶,引发较多的家庭教育问题。"红脸""白脸"的教育方法究竟会带来怎样的负面效果?家长要来了解一下。

1、"脸谱式"教育利用的是孩子的害怕情绪。

家长一方总是严格地教训孩子,指责孩子的错误,通过吓唬、指责等心理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因为负罪感而变得听话,这个时候孩子只是被吓到,并不是真的意识到错误,这样唱双簧的方式并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正面效果,孩子还是会继续犯错。

2、不利于孩子价值观念的养成。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效仿的镜子,如果父母双方总是多次在孩子面前表现不同的态度,那么孩子会在心中想成冲突的想法和观念,这样反而分歧会让孩子疑惑,他们不知道哪一方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对于孩子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3、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在孩子面前担任不同的角色,会让孩子心中恐惧严格的一方,不愿意亲近或聊心事,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样的印象在孩子心中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另外慈爱的形象则是无力管教,最后是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不讨好,影响了亲子关系。

4、让孩子懂得"看脸色"。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态度,会让孩子明显地看出谁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谁是不好说话的一方,孩子懂得利用这样的分歧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精"。

"达成共线"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家长不要总是以为"红脸""白脸"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好,教育的过程是相互的,我们在影响孩子的时候,孩子也能反过来影响我们,在孩子面前总是态度不一致反而产生更多的负面效果,所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还是得"达成共线",这样才是正确之举。

1、原则性问题,家长要态度统一。

父母如果有不同的态度,孩子就会学会钻空子,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别是原则性问题上,家长要站在统一战线,有问题就一起指出,表现好就表扬,两个人的力量才强大。例如,对于孩子喝可乐的问题,父母不要一方支持一方反对,而是明确让孩子知道可乐对身体有负面影响,不能多喝,这样子孩子也就能形成"可乐有危害"的判断。

2、即使真的有争议,不在孩子面前表现。

父母双方在教育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指责对方的不是或是争论,我们可以私底下再来讨论,但在孩子面前争论容易让孩子混乱,不利于教育孩子形成自身的判断系统。

3、允许孩子参与到讨论中。

有些问题,父母可以让孩子也参与到讨论中,让孩子也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很有帮助。例如,在报补习班方面,妈妈认为简单一个就好,可以专心学习,爸爸认为多报也无妨,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扩展孩子的思维和思考方向,促进孩子思维模式的发展。

4、家长要以身示范,从自己做起。

光说不练假把式,想要孩子做到,那么家长自己也得达到标准,所以说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成为孩子效仿对象,例如家长要懂得放下手机看书,那么孩子也就慢慢地学习读书。

孩子很机灵的,想在他们面前做好表演不是简单的事情,不如让孩子看到父母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本来人就是多样的,父母也是有多重角色,只是要注意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想让孩子懂得道理,不一定得用强硬的方式,温柔的方式照样也是有力量的,身体力行、和谐地表达不是更好么?不要总是把教育孩子想得太复杂,我们单纯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真诚地回应我们。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422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