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为什么特胆小?或因这些“不当行为”造成,家长了解过吗?

孩子为什么特胆小?或因这些“不当行为”造成,家长了解过吗?

文/叮当派

叮当派,专注儿童语文学习的趣味精读导师与时间管理教练;持续推送教育热点、时间管理技巧、好习惯养成攻略等丰富内容,与您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欢迎转发、收藏本文

昨天,叮当好习惯收到家长陈女士的私信,她抱怨自己5岁的儿子“太胆小”:

“最近疫情有所缓和,周末我和丈夫就带孩子去乡下老家走亲戚,我家宝贝见了舅舅、姨姨们要么不打招呼,要么躲在我后面不出来”

其实生活中像陈女士的儿子这样的孩子屡见不鲜。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

“我的孩子很害羞、怕生、不爱讲话,家里一来客人,他就躲到我身后去了。”

“我的孩子胆子太小了,做什么事情都缩手缩脚的,根本不像一个男孩子。”

“我的孩子害怕困难,总是还没尝试就放弃了。”

“我的孩子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手足无措,哭哭啼啼,”

“我的孩子很不合群,总形单影只,让人担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道是天生就胆小吗?当然不是!

孩子胆小,很多都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形发生了。

一、孩子太过胆小,都有哪些表现?

1. 害怕独自呆在黑暗的地方

怕黑可能是人类的共性,别说孩子,有些大人也怕黑。所以孩子怕黑是很正常的,晚上突然停电,或者夜间外出,家长应该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黑暗中如果有人陪伴,恐惧的心理会降低很多。

2. 不爱说话,不爱表现自己

辉辉是个乖巧懂事的6岁小男孩。在学校里老师都夸奖他很听话,不会调皮捣蛋。在家里他也总是让着自己的小妹妹,有时候妹妹抢了他的玩具,他也不吵不闹的。妈妈也觉得他很让人省心。

但是去年年底,辉辉妈的单位举办亲子运动会,她把辉辉带过去玩儿。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玩得很开心,可是辉辉却一个人在旁边坐着。

懂事的孩子大家都喜欢,但是孩子如果表现得过于懂事,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看是不是平常对孩子管教太严了或者是经常忽略他们的感受。

3. 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

乐乐从小在外婆家长大,3岁的时候妈妈才把他接到身边来。一开始乐乐不愿意离开外婆家,后来在妈妈的安慰和劝说下,乐乐终于答应跟妈妈走。但是乐乐特别粘妈妈,他不喜欢上幼儿园,每天只想和妈妈在一起,只要一见不到妈妈就会哭闹。妈妈为此很烦恼,可是又没有办法。

一般孩子爱粘人或者不喜欢陌生环境,都是胆子小,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这种情况父母要多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让他们能感觉到自己被爱。

孩子胆小的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背后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找出其中的原因,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胆小的习惯了。

二、为什么孩子这么胆小?

1.来自家长的威吓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通过吓唬孩子来让他们服从。

比如,孩子吵闹不休,有的父母会说:“再吵我就不要你”,“再不乖我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等等,这种情况只能一时让孩子屈服,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不好的,容易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的心理。

2.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太过严厉

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很高的期望,所以对孩子管得很严,时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这样会压抑孩子的天性,造成他们胆小懦弱,或者造成孩子叛逆的性格。

3. 家长过于保护孩子

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畏惧困难。

家庭温柔的陷阱,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

图片来源:东南网

我们经常在电视和网上看到一些小神童,“一岁多就能自己吃饭、穿衣”、“两岁就能自己看书、写字”等等。

其实,孩子的身体里隐藏着很大的能量。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家长的包办让他们丧失了自主性。

在父母的怀抱里,孩子轻松拥有了一切,离开熟悉的坏境,孩子立刻就会陷入未知的恐惧里。

4. 爸妈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

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爸爸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外地工作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很多性格都会比较胆小。

由此可见,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很多都是家长教育不当造成的,我们只有克服这些原因,才能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不再胆小。

三、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胆小心理?

1.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夸奖孩子

家长要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要看见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就给予表扬,哪怕只是取得小成绩也不吝啬赞美,这样就能让他们慢慢变得自信。

2. 孩子一起交际吧

怯于和陌生人交往的孩子,往往是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打交道。

现在疫情快过去了,家长可以在做好防护措施后,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或者带孩子参与一些小型的聚会等等,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孩子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强,只要家长把想教给孩子的事情做好,孩子就一定能学会。

3. 父母自己做出表率

一般父母性格爽朗大方,孩子的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父母见面喜欢跟人打招呼,孩子自然也会学习,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

郑渊洁(图片来源:新浪网)

郑渊洁说:“合格的父母都是好演员”,有时候哪怕你也胆小害怕,但是你在孩子面前也应该尽量表现得从容淡定,这样孩子遇事才不会慌张。

4.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叮当派好习惯认为:家长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因为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关系不和,他们会觉得自己缺少依靠,做事情就会底气不足。

由此可见,孩子胆小与他们成长的环境和父母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缺席,在他们需要关怀、鼓励的时候,父母总不在身边,他们就会变得胆小。反之,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鼓励与赞扬,可以让孩子褪去胆怯的外衣,变得坚强与自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42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