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家轿界的常胜将军,每年新增40万+中国车主,换代轩逸还有得涨?

家轿界的常胜将军,每年新增40万+中国车主,换代轩逸还有得涨?

作为中国紧凑型非豪华轿车市场中公认的“大肚腩”、作为曾经在年销售量上赢了大众朗逸的“大热门”,东风日产打造的Slyphy轩逸从入华销售开始,就没有受到过任何质疑,唯一能够算得上是负面的消费市场反馈,或许只剩下“满大街都是轩逸”这样的抱怨了。

不过,对于东风日产来说,这样的声音似乎真的不像是抱怨,更像是对于产品销售的一种认可。而在去年,这款“半特供车”车型完成了换代,它从一台满大街都是的“街车”,变成为一台“高颜值街车”。

V-motion 2.0真有点儿意思

外观设计上,轩逸的这次进步是空前的。日产的V-motion 2.0终于让消费市场领教到了它的厉害,巨大的进气格栅纵向覆盖了整个前脸空间,它将引擎盖与扰流前唇联系在了一起,而家族标志性的V型镀铬包围金属,又没有因此就被废弃掉,这也成就了轩逸既前卫运动,又成熟商务的混搭风格。

我们绕过格栅内部的情况,直接看一看车辆的前唇设计。

保险杠现在的实际占据面积已经不太明显了,而这也是因为V型格栅向下方的延伸,辅助气孔占据了原有的保险杠位置,而扁平化的红色车体将承担起一部分防撞任务,同时与双边位置同样尺寸巨大的导流孔一起,完成车头空气动力学扰流改善。

可惜的是,导流孔虽说占据了很大的车体面积,但它的起伏立体结构却不够激进,这里除了嵌入了夹带雾灯的黑色装饰面板外,并没有像真正的运动轿车那样分界清晰。

向导流孔的上方看,十分尖锐的大灯样式其实获得了非常宽大的灯罩,就像是箭翎一般的长条结构并不会显得臃肿,谁说运动轿车就非得使用小型灯组呢?轩逸算是狠狠打了这些评论者的脸。

尽管它的车体结构并不是真正的掀背,可是伴随着C柱上连接车窗与后挡风结构的黑色装饰带,这种被称为“半悬浮”的车顶结构,让整个后挡风与尾门都过渡得非常自然,修长的视觉效果也由此诞生了。

从侧身角度稍稍向斜后方偏转,我们会看到采用黑色装饰带包围的新尾灯,尽管它并没完全被熏黑,可是配合这里拥有的小翘尾。

另外,最下方保险杠当中,还启用了与运动车型非常相似的扩散器样式面板,它在提升防护等级与道路通过性能的同时,还将起到空气动力学与视觉双重改善,这样的轩逸谁还能说它在车流中不够抢眼呢?

日产轩逸的“大肚腩”

都说了日产轩逸是公认的“大肚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指的就是车舱空间。

换代之后,轩逸比朗逸更短(4,641mm)、更矮(1,450mm),但却更宽(1,815mm)、轴距(2,712mm)更长,相比于受到引擎舱结构与离地间隙影响非常剧烈的长度与高度,这直接改善后排3人乘坐质感的宽度与轴距,却会更加关键。

在我们的实际静态乘坐测试当中,身高为180cm的成年男性乘客,将会在前排获得超过1拳的头部空间;而在后排当中,即便是不进行任何前排座椅调节,其也将会获得3指的头部空间和近2拳的腿部空间,这在一台带有长掀背的四门轿车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与此同时,同级当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2,712mm轴距,也为车辆创造了更加宽大的行李厢容积,即便是没有提供可比例放倒调节的后排座椅,但560L的基础容积也已经相当够用了。

而且为了进一步保证乘客们的储物需求,轩逸还获得了前后中央扶手、后排杯架以及更宽大的门板储物,这些都对于多人集体出行都是一种保障。

很难让人不心动,主控设计坚持走务实风格

至于说它的操作控制台,有效的分层已经在前挡板上形成,所有的操作功能区间排序都非常规则,悬浮式触控屏、炮筒式空调出风口、融合式双排物理控制区,还有与中央储物分离开的换挡机构,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更加实用的相对位置。

轩逸的驾驶舱还有很多小用心,比如年轻消费者非常喜爱的平底式三幅方向盘、比如带有更多信息展示的仪表盘彩色显示屏,还有就是悬浮式触控屏方面,其不仅完成了更出色的UI界面规划,同时还将涉及车机系统的多媒体物理按键与旋钮嵌入到了屏幕周边,这会让驾驶人与副驾驶乘客更清楚且直观地完成车机操作调整。

1.6L真选对了,油耗怎么能那么低?

动力部分,日产对于入门动力的开发一直都非常用心,尽管它成为了唯一一款只提供单一调校、单一发动机的主流紧凑轿车,可是这台HR16型号1.6L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却能够提供139Ps/169N·m的调校水平,看看朗逸这些德系家轿,都是以113Ps/145N·m的EA211系列1.5L四缸入门的,日产这样的选择的确更讨巧。

与此同时,CVT无级变速箱会是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它在换挡的平顺度上似乎比丰田做得更好,而且也不会遭遇频繁的顿挫问题;更重要的是,1.6L与CVT的组合交出了4.9L/100km的工况油耗数据,而根据认证车主们的实际反馈,单以今天镜头中出现的CVT悦享版(12.99万元,全系入门门槛为10.90万元)为例,其平均油耗已经低至6.2L/100km,而这也是轩逸能够在A+级家轿日益蓬勃的今天,继续以每年40万+用户递增的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客观一点来说,日产轩逸并不是十项全能的完美先生。

这套动力总成在起步阶段还是会遇到一些乏力感,但与那些带T的车型不同,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更快地通过线性输出环节过来,而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起步稍慢似乎并不会成为一个多大的用车问题。

评在最后:

日产轩已经在中国市场连续3年实现40万台以上的年销量,而从去年下半年的成绩来看,换代的确没有影响到它的实际市场销售状况,更出色的外观设计、更务实的控制布局、更高效的动力总成处理,这些似乎都一一解释了为什么它会受到如此多消费者青睐。

与此同时,在已经成为满大街都是的所谓“街车”之后,这种高颜值的重塑会让轩逸同时征服年轻消费者,而这也是这台A+级家轿车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234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