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三月出现了很罕见的事情,美联储在没有开会的情况下,进行了非常规的紧急降息,一降就是50个基点,市场反应非常大。
正好想到了我常常会读的专栏作家Matt Levine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FED Day美联储日。
金融的本质
俗话说,一个人对某一领域是否真的熟悉就看这人能不能用五岁小孩能理解的话来解释这一领域。
在FED Day这篇文章里,Matt Levine是这么解释金融的。
金融的本质就是时间旅行。储蓄就是把资源从现在转移到未来,而融资则是把资源从未来转移到现在。
“The essence of finance is time travel. Saving is about moving resources from the present into the future; financing is about moving resources from the future back into the present.”
就是这么简单。
这篇文章提到,由于市场在不断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并且会配合这些预测采取行动,因此“预测”这一行为本身,比实际结果可能更重要。
当整个市场都预测美联储加息/降息的时候,就会配合这种预测在做交易,因此当加息/降息真的到来的时候,市场反而波澜不惊。
所谓的“买预期卖事实”嘛。
在美联储紧急降息之前,其实市场就有人提到过,美联储想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的话,就必须要采取超出市场预期的行为才能真的带来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50个基点的紧急降息确实非常出人意料,所以市场给出了非常大的反应。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市场反应所持续的时间很短暂,美股还是接着跌,美联储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现在市场的预期是,美联储还会继续降息。也就是说,美联储如果真的继续降息,或许市场的反应也会继续不温不火,然后逼迫美联储进一步行动,但市场也早有预期…这个圈子绕下去要绕不出来了。
服务条款
然后本周有看到一个让人非常生气的故事,一个关于“服务条款”的故事。
“服务条款”这个东西,我们早就已经习惯无脑按yes了,但是天知道那里面隐藏了什么陷阱。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妻John和Jen某天在一家网站上买了个20多美元的小玩具,但是此后一直没收到货。
夫妻俩怎么联系客服都没人理,各种电话电邮都被搪塞,最终通过支付平台退了款,然后习惯性地在评论网站上写了个差评,提醒别人别上当。
这件事情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三年半之后,John忽然收到一封电邮,说这家购物网站以他们违反用户条款为由,起诉他们要求3500美元的赔偿。
就是说,在这家网站的服务条款中,有“不准用户写下负面评论”这一条,哪怕这个负面评论内容完全是真的。
John和Jen当然不会理他们,但他们发现这笔3500美元的“欠款”实实在在影响他们的生活。
从此之后,他们买车买东西等等,想要办任何贷款都被拒,因为这笔“欠款”让他们信用上出现了一个大污点。
夫妻俩去咨询律师,案子太小而律师费太贵,只能作罢。
走投无路之下,John和Jen经人提醒去找了某个专门解决疑难问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位主持人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马上对此进行报道。
这个报道一经播出立刻轰动,有律师以免费的方式出面为他们打官司。
上庭那天,对方没人现身,John和Jen作证的时候连故事都没讲完,法官就气得听不下去了,直接判对方付给夫妻俩30万美元的各种赔偿金。
当然,这30万美元肯定是拿不到的,这家网站从此消失在茫茫人海,毫无痕迹。
这个故事听完,真是愤怒值爆炸。
这种网站,摆明了就是欺负普通人嘛。有钱能请得起律师的,分分钟就解决掉,因为摆明了这完全不合理。但是像John和Jen这种普通人,要不是碰上恰好愿意出手的媒体,岂不是一辈子生活受影响?
结合之前的推送,为什么有钱人越来越有钱啦,因为有时候有钱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让问题恶化下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9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