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如此懂事?因为你对孩子太过于保护,该放手了!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如此懂事?因为你对孩子太过于保护,该放手了!

前几日,在湖南衡阳一男孩吐槽妈妈每天睡到11点才起床,他和弟弟每天早早起床写作业、做家务。

不仅如此,男孩会做很多菜,他和弟弟经常跟爸爸一起做家务。

男孩妈妈说,过年搞大扫除也是人人有份,只要孩子放假,她就能睡到自然醒。

看到这个视频,很多网友妈妈表示很羡慕。

是什么原因让男孩子们如此自觉的完成作业,主动做家务?

网络中现在流行把孩子比喻为吞金兽,放假就是万兽出笼的日子,各家长做好与兽斗争的准备。

可是,你看看,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调皮捣蛋的吞金兽,只要父母学会了从小对孩子放手,用“装死式”的办法育儿,孩子会更快懂事,家长更轻松。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视频都是小男孩很懂事且勤快,自觉。

微信上一个朋友,她从来两口子都是为各自事业奋斗,对孩子真的是不管不问。

可是,孩子上了小学,每学期拿全优奖,各种奖项很多,他对妈妈的关心照顾也让人羡慕。

他目前小学三年级了,每早能早早起床做早餐给妈妈吃,妈妈月经来了,还主动煮红糖姜水给妈妈喝,让妈妈别碰冷水。

每到周末,家里的卫生,他做的可是干干净净,还能凭想象改造家中物品。

每次询问此妈妈如何教育孩子的?她的回答就是“不管他,随便他折腾”。

为此我就想,对于孩子放开手,孩子才能没有约束的成长,才不会有依赖心理。

所以,这就会造成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状态。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勒德在《儿童人格教育》中说:

一个有拖延症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教育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一场思想的进化提升,我们要懂得放手,懂得进退。

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如你所期望的那样长大。

孩子的懒惰和依赖,源于你的过度保护

孩子是家中的宝,有的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永远都在为孩子考虑。

一日生活帮他安排妥当,穿的衣服一年四季不短缺,学校帮他选择。

孩子的任何问题父母都试图帮他处理,可是,这是最要不得的。

不让孩子承担他可以承担的责任,当他来到幼儿园,走进社会后,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长久下去会导致孩子自卑,懒惰,事事想到有个依赖的人。

而且,家长的这种顺从态度,会让孩子认为所有人围着他转是理所当然。

一旦要求不能被立刻满足就难以忍受,都是别人的错,让孩子养成了非常不好的习惯,甚至影响他的一生发展。

他们的行为可能从“我不管!我就要这个玩具你不买我就不走了!”逐渐变为“我不会,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真没有用”。

所以,放开手,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不要怕孩子累着,苦着了,才是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放手教育对孩子有着哪些深远的意义?

  • 适当放手,可以让孩子能更早的独立面对困难

有句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没有被父母包办很多事情,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帮着做家里的家务,父母对他们放手比较早,他们也养成了独立面对困难的习惯。

正如麦卡瑟所说:

我祈求,请不要把他引上平静安逸的道路,而要把他置于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和激烈之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

对待孩子,我们只要适当放手,既可以培养他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还能培养他适应环境和坚强耐折的生存本领。

  • 适当放手,可以让孩子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如果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很好的锻炼他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要让他学会思考。

反之,如果父母为孩子考虑太多,包揽太多事情后,长久下去孩子就会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不知思考,不会思考,反正有人去操心。

  • 适当放手,可以让孩子的人生走的更高更远

在泰国一个3分钟不到的公益短视频《凤梨》中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以售卖现切水果维生。

这位母亲不认识一个字,却用售卖凤梨为例,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实践,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视频中母亲说“哪天要是我不在她身边,我相信,她也会很好”。

是啊!我们作为父母,可以相伴孩子的前半生,却无法参与孩子的后半生,孩子终究有一天是要独立生活的。

与其替孩子遮风挡雨,包办一切,不如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摸索。

打开智慧之门探索自己想要的所有答案。

也许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走的更高更远。

父母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最好源泉,当孩子学会思考、观察、学习和独立了,他也就能独自安然的生活的很好了。

  • 适当放手,可以让孩子生活更加充实,平衡价值观

如果孩子被父母管的太多,其实内心是很不开心的,有时候是感觉做这也不对,做那也不对。

可是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适当的放手,孩子可以更大胆的去想自己要尝试的事情,生活更有意义,更加充实。

不会盲目的跟从大众攀比衣服、鞋子是什么品牌,我家开的是什么车。

因为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些物质的表面,而是深究其内在的原因去了。

袋鼠妈妈碎碎念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也经常看见,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出来玩,可谓是小心翼翼,对孩子保护的十分到位,一直跟着孩子屁股走,生怕孩子受一点伤。

可是有些家长却没有那么在意孩子,你玩你的。大人玩大人的,顺便瞄到孩子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我问过一个家长,他说“我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不要管的太多了,要让孩子放开自己的天性去玩耍,受点伤其实不是大事,要让孩子明白,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去走出来的”。

是啊!与其过多的束缚孩子的手脚,不如放开手,让孩子大展身手。

所以我们也不奇怪了,之所以有众多的军大衣式的男孩子,是因为母亲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做家务,愿意去享受孩子的照顾。

记得杨澜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放手,讲述了自己被母亲放手,自己对孩子的放手事迹。

作为妈妈的成功在于能够让自己的孩子离开你,最终要放手,要让他走向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母爱伟大的地方。

当然放手不等于放纵,我们需要平衡好尺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90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