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Jasper撒谎惹怒陈小春:当孩子撒谎,家长这样处理胜过所有打骂

Jasper撒谎惹怒陈小春:当孩子撒谎,家长这样处理胜过所有打骂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家长们发现孩子们越来越爱说谎。比如有的时候家长让孩子们在饭前洗手,转眼孩子就跑到饭桌上去了,妈妈就问孩子"洗手了吗?"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回答"洗了",其实转眼间孩子就从他们的玩具小天地跑到饭桌上根本没有洗手。

如果孩子现场被抓了个正着,家长们就会严厉的批评他们,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因此打孩子。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当中,陈小春和他的儿子jasper,也算是一对活宝,不少观众都是朝着他们父子两个来观看这档综艺节目。

有趣的是,在一次早晨任务当中,村长给Jasper和轩轩一个将花生米倒到破缸子里的任务,刚开始Jasper,求助于村长,看到村长没有反应后,就像摄像机求助,然而在一旁观察的陈小春,对自己的儿子的做法感到很失望,因为他看到Jasper,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先想办法而是求助于他人。


等儿子回来之后,陈小春询问儿子今天早上去了哪里?儿子却刻意回避拿花生米这个任务,只对爸爸说了拿早餐。而陈小春顿时就生气了,他认为儿子说谎了,还一脚就把早餐给踢倒了。在节目中,陈小春对儿子说:"你五岁就说谎了,十岁怎么办?我问了你这么多次,还是回答吃早饭,吃早饭!"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像陈小春一样的做法,当然在看电视的时候,家长们就不觉得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反而会批评起陈小春来,认为这么小的事情,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吗?

其实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经历一个"撒谎"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并不是真正的撒谎。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家长要想知道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在成长的经历中都会有撒谎的情况,首先就要去了解孩子们撒谎的原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发现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撒谎的几率和原因都不一样。在调查中,他们对两道12岁的孩子做了一个研究,他们发现几乎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撒谎的经历,可见孩子们撒谎是在成长过程中一个普遍的事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撒谎的比例也会上升就好像成人也会说谎一样。

调查研究发现:2岁的孩子中,20%会撒谎;3岁的孩子中,50%会撒谎;4岁的孩子中,撒谎则高达90%;而到了12岁,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撒谎的经历。

1.2-3岁的孩子撒谎

2到3岁的孩子他们常常处于泛灵论的阶段,他们对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赋予生命的色彩,最看待世间的万物都处于拟人化的一种状态因此,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对撒谎有了意识,但是不一定会真正的撒谎,他们常常会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比如,今天小明,放学的时候和妈妈说在班里面得到了一朵小红花,而且还是她的好朋友送给她的。但是其实小明并没有得到好朋友送给他的小红花,这就是小明处于现实与想象混淆的一个状态。

但其实孩子在这个"谎言"中也柔和了真实的部分,因为孩子真的很想得到朋友送给他的小红花,可能在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情景,但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因此,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家长们撒谎,多半是没有意识的,也是充满了善意和天真,所以家长千万不要给这个阶段的孩子轻易就贴上撒谎的标签。

2.4岁以后的孩子撒谎

4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撒谎,家长们就要开始注意了,这年龄阶段的孩子撒谎可能是为了逃避困难。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面犯了错误,受了老师的批评,第二天就和妈妈说,不想去幼儿园,因为肚子不舒服,其实孩子是想逃避老师对他的责骂。有的时候孩子们撒谎更多的是为了博得大人们的注意,孩子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喜欢他,围绕着他

那么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分清楚孩子们撒谎是为了什么目的,当然,我们去调查孩子们撒谎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要揭穿他们或者打骂责怪他们,是为了纠正他们撒谎的,这错误行为,家长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当孩子撒谎,家长们要这样处理

1.不打不骂,不贴标签

当孩子撒谎的时候,家长首先就要做到不给孩子随意贴上"撒谎精"的标签,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家长们可以试想,如果别人给你贴的标签,是不是也心里会感到不舒适?那么孩子也是一样的。

孩子在3到5岁的时候,他们的道德感和羞愧感才刚刚的萌芽,很多时候,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会感到任何的羞愧,那么家长首先就要对孩子做到理解,不是随便就对着孩子撒谎的行为责骂或者怒气冲天,就像节目中的陈小春一样,这种教育方式就是不正确的。


当孩子们撒谎的时候,家长们先不要拆穿,首先做到的就是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聊一下,逐渐的渗透到还是撒谎的这件事情,并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在节目中,陈小春在发完脾气之后就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随后把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并且重新给他做了一份温暖的早餐,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弥补的,可取的方式。

其实我们在做父母的时候,也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但是我们要舅舅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不论孩子做错什么事情,我们首先不应该对他进行一个情绪的发泄桶。

2.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孩子,不撒谎,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诚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现代的话来说,很多家长都非常的有"双标"的做法,也就是指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有的时候家长会为了让孩子说出撒谎,背后的原因就和孩子说,只要你说出自己,为什么撒谎?妈妈不仅不会骂你,还会给你买,你最喜欢吃的零食,孩子最精,受不住诱惑了,可是当孩子说出真相的时候,妈妈不仅没有履行他的诺言,反而还给了孩子一顿痛骂。

其实这也是一种撒谎的行为,妈妈的,这种行为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榜样,因此,家长们也不要经常抱怨,说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撒谎。

3.及时的奖惩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并不是指责骂或者打孩子,而是说不给孩子最喜欢的事物给予一种强化。

比如还是撒谎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那么妈妈就只能对孩子说,因为你撒了谎,而且没有主动的向妈妈承认错误,所以这个星期你最喜欢的零食妈妈也不能够买给你了,用这种强化的方式来消退孩子这种不良行为的出现频率。

当然,如果孩子及时的承认了自己做错的事情,或者承认自己撒谎了,家长不仅不能责骂,反而还要表扬孩子,给予孩子勇气,给予正面的强化,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告诉孩子,其实做错事情了,也不用太担心,不用害怕,只要勇于承认了,还是妈妈心中的好孩子。

家长还可以从中引导孩子吸取教训,汲取经验,自己学会处理后果。


我是吴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887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