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进入3岁后,一旦事情不如意,就说狠话、脏话:“坏妈妈、臭妈妈;你这个臭粑粑;我要把你剁成肉酱;妈妈,我要打死你”…… 以为只有自家孩子“口无遮拦”伤父母心,其实别人家孩子也一样。
3岁左右的孩子,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诅咒的敏感期来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没轻没重、乐此不疲地使用诅咒词汇。
《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因为妈妈没怎么陪他,就大飙“狠”话:永远都不跟你说话了;你让我干什么事情,我都不帮你干了;晚上不跟你睡;圣诞节也不给你礼物了;离家出走……
《闪亮的爸爸》中,5岁的蛋蛋生气时,也不停对“临时父亲”潘玮柏说“脏”话:你发毛病啊、坏人大头鬼……
查阅资料才知道,不是孩子学坏了,其实是他们正在经历诅咒敏感期,一个语言敏感期中必经的阶段。
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当听到孩子说狠话时,不要反应过激,平静回应:嗯、哦、这样啊……时间久了,孩子觉得无趣,也就不说了。
当孩子是有情绪而说狠话时,可以尝试共情:你累了?你不高兴?想让我陪你?
当我这么引导时,儿子往往就委屈地说出事情缘由,哭着发泄出负面情绪。
这时候再给他一个爱的抱抱,告诉他妈妈爱他。感受到理解和爱后,他就能慢慢恢复平静。
诅咒敏感期大约会出现在孩子3岁半左右,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表现,进入了这个敏感期阶段的孩子们,会感受到语言,特别是具有攻击性的语言所带来的巨大威力。
比如,当他们“口出恶言”的时候,家长会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回应他们的话语:要么呵斥批评,要么制止纠正。总之,家长的这些反应让孩子们对语言有了新的认知:原来说话也能引起关注。
对,你没看错,就是放心!因为这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孩子变坏了,只是他进入了“诅咒敏感期”而已。
什么是诅咒敏感期?
但凡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有机会听到“打死妈妈”、“杀死爸爸”、“毒死爷爷奶奶”这样的狠话。
越是孩子亲近的人,他就越是乐于用这些语言去攻击对方。
不过家长们不必过于伤心或是紧张,认为孩子不爱自己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变坏,这都是“诅咒敏感期”搞的鬼!
诅咒敏感期,是指孩子在3岁左右,在接触到一些脏话或者带有诅咒的话后,喜欢不分场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
听上去真的很讨厌吧?但这也没办法,谁让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呢。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阶段?
那好好的一个小天使,怎么就变成“出口成脏”的小恶魔了呢?
1、 这是他们“学习”的成果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哥哥对弟弟说,你可真TM的丑!
弟弟不服道,要丑还是你最TM丑!
父亲听到两人大骂脏话,一怒之下脱口而出:你俩TM说什么TM的脏话呢?
看到了吗,孩子的那些脏话、狠话,也都是从别人那学来的。他们一开始,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的学习、模仿而已。
2、 源于孩子的“社交需求”
嗯……不得不承认,这些不雅的话,却是孩子们的交友利器。
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么大的孩子和别人玩耍时,最喜欢喊打喊杀的,要么就是屎尿屁。
孩子互骂臭粑粑,狗大便之后呢?然后,两个人互相对视哈哈大笑,互道再见喽。
我家的兄弟俩,偶尔也会一起嘴巴“噗~噗”的假装冲着对方放屁,或者拿根小木棍互砍,一边打一边说“我要杀了你”。
但也就是在这样的打打闹闹中,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了。
所以,这些脏话、狠话,在小朋友那,并不是什么骂人的话。相反,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友谊,也是很玄幻了有没有?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诅咒敏感期
那孩子这个有点讨人厌的阶段,我们家长能做点什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是不是很惊讶?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其实大多数喜欢“放狠话”的孩子,根本不懂那些话语的真实含义。他只是通过大人的反应,来判断这些词语所带来的效果。
当他们发现了这些词汇会让成年人紧张、激动,反应强烈时,就让他们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就更会变本加厉的使用……
所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常心。
早教专家林怡在《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提到一个故事,她在和一个小女孩玩的时候,女孩突然说:“我要杀死你”,然后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是吗?我要是被杀死了,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那你去哪儿了?”
“我就变没了。”、“那我要把你砍断。”
“我要被砍断了,就需要用胶水把自己黏好。要黏不好就麻烦了,我就死掉了。”
“那我把你头砍下来。”
“那我的头一定很伤心,因为它不能跟我的身体在一起了。”
聊了几句,女孩很快被别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也就把要杀人砍人的念头给忘了。
看到了吗,当孩子发现这些“炸弹”不起作用,就不会再对这些词语感兴趣了。
诅咒敏感期,随着孩子的长大和懂事,也会悄悄的过去。
当然,如果是像嗯哼那样,因为感到自己被忽略才说狠话的情况,记得要及时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抱抱,这会比教训他们更有用哦。
最后,还想说一句,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不要过度紧张、忧虑,相信我,那个乖巧可爱、懂礼貌的小宝贝,很快就会回来了!
也就是说,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他弱小的"理智脑"完全管不住强大的"情绪脑"。所以,家长面对孩子失控说狠话的时候,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慢慢引导给孩子讲道理。当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讲狠话。朋友之前看的《捕捉孩子敏感期》,就觉得非常适用于这些看似天使面孔的小恶魔们。
里面都是科学的教育手段和心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让孩子的心智、性格得到积极发展,从而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全书分为28章,按照年龄作为分割点,和大家探讨儿童所处的敏感期阶段以及儿童的行为体现。
每章以一个简短的段落引出话题,下分为5个小姐,有很多丰富的故事解读的形式描述儿童的具体行为和敏感期注意事宜,以自身体验结合美国式教育观还有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科学理论来完善,全面地为家长解答育儿烦恼。
88元5册的家庭教育方法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育儿书,每一本不到20块钱,爸爸妈妈给宝宝买的小零食小甜品也是这个价格,只能哄得了他们一时,却改变不了他们爱说狠话的特质,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这段最重要的10年,敏感期一定要好好把握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