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2月份再次损失2000万,三大运营商用户到底去哪了?

2月份再次损失2000万,三大运营商用户到底去哪了?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出现了推迟复工的现象,介于此,各行各业的增速也在逐渐放缓。与疫情之前的水平,可谓是天差地别。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各行各业都采取相关措施,学生通过上网课保持学习状态,商家通过直播带货,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三大运营商的营收肯定是大幅度增长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从盈利能力上看,三大运营商2019年净赚合计约1321亿元,日赚约3.62亿元对比2018年来说,缩水了不少,2018年三大运营商的总营收为约1492亿元,日均赚4.09亿元。2020年开年1-2月份三大运营商累计流失超2000万。


近日,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发布了2020年1、2月的用户数据,中国联通公布了部分数据。据数据显示,在一月份,中国移动用户净减86.2万人,其中4G用户净减17万人;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净减118.6万人,4G用户净减131.8万人;中国电信移动用户净减43万人,4G用户净减66万人。到了2月,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分别暴跌了近2000万人,其中中国移动净减725万人;中国联通净减609万人;中国电信净减560万人!而中国移动的4G用户,则暴跌了1247万人,达到了中国移动成立20年的之最。三大运营商1、2月移动用户流失总量,达到了2141.8万人!


那么,三大运营商用户到底怎么去哪了?

首先,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4G用户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跌幅,但是1-2月三大运营商的5G用户,却始终处于净增状态。仅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的5G套餐用户增长规模来看,这个数据都是很可观的,虽然联通还未公布5G用户增长情况,但是想来也不会太差的。不过,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整体的净减状态,也证明了,其总用户数量在减少。

其次,双卡双待一直是国人手机 的标配,但是漫游费取消后,用户迁移换号和一户多卡的需求明显下降。以前为了节省话费,很多人到达一个新地方之后都会选择办理一张新卡,特别是短期换地方的人员因为漫游费的取消不再办理新卡,或者是注销掉一直保号的老卡,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


第三,运营商套餐的迷惑性让用户越来越不满意,从而选择弃用销号。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其中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指出,三大运营商分别存在“不知情定制等侵害群众利益”“套餐数量多、看不懂、选择难”“套餐复杂、用户难选择”等问题,其中,新老用户套餐不同权的问题尤其突出。同样的资费标准,老套餐可使用的流量只有几百MB,而新套餐可使用的流量能达到几个GB,老套餐用户使用超出的流量,还会被收取额外的费用。比如笔者的朋友使用的移动卡,因为是十几年的老用户,每个月的套餐流量才300M,每个月不得不额外花费几十元购买流量套餐,笔者自己跟朋友相同的套餐,每个月套餐流量为3G,但还是不够用。


第四,实名制销毁了一些未有实名的号码。

第五,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开展,比如:中兴、阿里、小米、京东、吉客猫·漫游超人等虚拟运营商开展的流量卡套餐和基本套餐服务,费用相比运营商更便宜。

第六,随身wifi的爆卖。比如华为随身wifi,吉客猫·漫游超人随身wifi,一年销量达上千万台。随身wifi以其流量大,三网兼容,网络稳定,可多人同时上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前几天笔者朋友还跟我说,已经取消了家庭宽带服务,直接选择了吉客猫·漫游超人随身WiFi,我问朋友为什么取消,朋友给出的理由是:以前家庭宽带使用2M的网络,现在使用200M的网络,可是在体验上跟原来2M的网络没太大区别,想换低价格套餐被告知没有。三大运营商的通病都是升级套餐很简单,想要降低套餐就被告知没有。所以直接取消不用了。这也许是吉客猫·漫游超人随身WiFi能够在2月份单月爆卖50万台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23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