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勒冈州国民警卫队在俄勒冈州博览会场建设“方舱医院”,该处将作为临时设施,专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病患。随着美式方舱医院照片的曝光,一把折叠椅,一张行军床几乎就是所有基础设施。而这些已经是出动了国民警卫队完成的。虽说美国是经济大国,但是在疫情面前也是措手不及。
对比武汉方舱医院的许多细节,网友都惊呆了:感觉武汉建设方舱医院根本不难啊?
首先想建立一个放舱医院需要下一个紧急命令,然后找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空阔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满足正常生活必须。如吃饭和上厕所。其次需要在这里建造隔离,满足这些条件后需要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形成隔离区。
最先想到的就是体育馆、运动馆、学校或者图书馆也可以,一些建筑是国家的,征用起来还好说,如果是私有的就很麻烦。中国的很多企业家都主动无偿借出了自己名下的这些场馆,所以才那么顺利。
在这里对支持武汉方舱建设的所有人,以及所有抗疫医护人员。送上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如果没有这样的场地,估计国外也考虑过学习一下建设一个火神山医院,但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工人和机械能满足在短时间内迅速完工。如果场地解决了,就要开始着手室内的基础设施。另外,美国的基建能力也是与中国相差太大。毕竟中国的基建能力在全球可是排名第一的。
工人们建设的同时,管理人员要马上制定出区域规划,病区划分,进出流程,工作时间,职责制度,病人接待安排……
国外的建筑工人、维修工人非常少,就说运送物资的司机吧,关键时刻上哪儿去拉一个庞大的车队来呢?中国物流的发展,也奠定了这次疫情的运输基础。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有生活的压力,关键时候我们也有优势。
方舱医院的基础设施完成,就要让医疗团队和病人们入驻,有足够多的医疗人员值守,有保安人员来管控秩序。
中国的医护人员有多拼?“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医疗界“四大天团”会师武汉,顶级医疗团队齐聚。
与此同时,还要满足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一日三餐。
中国的地大物博,各地输送起特产美食来按吨起步。
就这样,当时武汉瞬间就建立了好多个方舱医院,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感觉好容易。

细心的网友还观察到,中国的方舱医院走廊上还摆了绿植。
“国内的方仓建好了,咱们有几个搞建筑的老教授还在讨论说,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上一些这个和一些那个,可以增加方仓内的隔离性,全力避免交叉感染。我们真的是把它当成医院来建的呀!”
以人为本,从来都不是说着玩的。
中国人知道: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没什么不能战胜。
3月10日,伴随着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均已“休舱”。

“一日一方舱”,武汉平均每4个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实现零感染、零死亡……这一个多月,方舱医院完成了“史诗级”的救援任务,并成功帮武汉扭转了战局。
方舱医院“休舱”了,但这段历程将永载史册。
国外真的学习起来,可能还在基础设施上头疼呢
对于我们来说,“美式方舱医院”真的用不着72小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70664.html